“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披风榭。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眉山要修建“千载诗书城”诗碑,自然要找名人来题字,经过反复思考,当时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想到了赵朴初。赵朴初是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此之前他曾两次路过眉山,游览苏东坡的故居三苏柯,并留有墨宝。
1984年夏天,赵朴初首次到三苏祠参观。他对三苏祠园林建设、文物保护及馆藏文物十分赞赏,欣然提笔写道:“普谒祠于海南,今谒祠于眉山。异代风流可接,文章千古人间。”当听说祠内馆藏有宋版东坡诗集时,他想一睹为快。但因保管人员当时因公出差,未能如愿,赵朴初遗憾地离开了三苏祠。
1988年,赵朴初在参加峨眉山金顶大雄宝殿开光典礼之后,又偕夫人再游三苏祠,他高兴地赋诗一首:“眉山魅力千秋在。百读苏文不厌多。乍见旧题感旧梦,重来已是四年过。”写完诗之后,意犹未尽,又在签名簿上写道:“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八日重游三苏祠赵朴初”。
赵朴初还应三苏博物馆之请,为新修的一组仿古建筑“式苏轩”题匾,赵朴初提笔凝神,一挥而就。稍停,又觉得“轩”字墨水浸润过快,不大满意,遂又重书一纸。加盖印章后,方才满意离去。
身为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书法成就极高,想求他字的人很多,但求得字的人却很少,眉山要建“千载诗书城”诗碑,以扩大眉山对外界的影响和知名度,如若能得到他的题写,非常荣耀。恰好赵朴初两次游览眉山都是时任眉山县政协副主席的张忠全为他讲解的,到北京请赵朴初为眉山题字的任务就落到了他身上。
张忠全回忆,当时,他和同事一起去北京拜访赵朴初时,带着刊登了《赵朴初两次游眉山三苏祠》文章的《民主》杂志给了赵朴初的秘书宗先生,宗先生拿过杂志认真地看了那篇文章,笑着说:“有这篇文章就好了。”张忠全没有想到,赵朴初对东坡的赞誉,对眉山的情谊如此深厚,欣然接受了为眉山题词的请求。
但当时赵朴初一直生病住院,精力不济,要一口气写二百多字的《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诗全文难度很大,后经商量,决定请赵朴初写‘千载诗书城\’五个字。赵朴初书写的“千载诗书城”苍劲有力,透露着眉山的勃勃生机。
之后,眉山又请了四川大学的周浩然教授书写了陆游诗的全文。这样“千载诗书城”诗碑就书写完毕,正面是赵朴初题写的“千载诗书城”五个大字,碑阴则是周浩然教授书写的陆游全诗。
附: 《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
陆游
万里桥边白版扉,三年高卧谢尘鞿。半窗竹影棋僧去,满棹苹风钓伴归。看镜已添新雪鬓,听鸡重拂旧朝衣。故人零落今无几,华表空悲老令威。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高台老仙谁所写,仰视眉宇寒峥嵘。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枝横。尔来逢迎厌俗子,龙章凤姿我。眼明北扉南海均梦耳,谪堕本自白玉京。惜哉画史未造极,不作散发骑长鲸。故乡归来要有日,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
新闻推荐
扯提簧是老眉山城春节的一道风景。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吃了汤圆,拜过年,一家人穿着新崭崭的衣服出门去。转过街角,围一大堆人...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