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朝刚查看母猪生长情况。
5月3日,烈日当空,在东坡区尚义镇中心村3组的“蒲氏农场”,几座新修建的房屋十分抢眼,一排排新栽植的柑橘树郁郁葱葱。此时,农场的主人蒲朝刚和妻子正在圈舍内查看母猪的生长情况,了解圈舍的温度、湿度情况等。
眼前这个农场是蒲朝刚2017年5月投入420余万元修建的,占地150余亩,是一个集养殖与种植于一体的循环养殖基地。养殖区内,设有育肥圈、母猪保育室、待售室,以及沼气池、晒粪场、再氧化池、消毒室和医疗室等,目前饲养了1200余头生猪;种植区内,前不久刚种上了150多亩柑橘树苗。
“目前,养殖基地正处于起步阶段,年出栏生猪4000头左右。”蒲朝刚介绍说。
种养结合
实现粪污综合化利用
“蒲氏农场”犹如一个花园,新硬化的道路两旁栽上了景观花卉;沿着隔离路段,脚下是一汪水塘。“设置隔离路段,主要是把育肥圈、母猪圈、待售室分隔开来。”蒲朝刚介绍说。
刚一走进母猪圈,蒲朝刚并没有马上让记者进入圈舍,而是向记者展示了由他自己组装的时间、温度控制器。“有了这些控制器,为我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蒲朝刚说。
蒲朝刚告诉记者,他的猪场最大的亮点是从源头开始减排,实现净污分离、雨污分离,将废水全部分离成干净的水,放进池塘,用于养鱼。同时,通过猪产生的尿液,观测调整养殖量,缓冲储存,以达到种养平衡。“我们现在可储存5000多立方米的粪污量,如果超过这个数值,证明存栏量过大,我们会适时销售一批生猪,反之,则会增加养殖量。”他说,在猪的粪尿使用上,他建立了灌溉系统,将这些粪尿作为柑橘的肥料。
“我这100多亩柑橘园,用的全是猪粪尿,从未买过一包肥料。”蒲朝刚介绍说,像他这么大规模的猪场,一年处理粪污的费用大概在50万元左右,加上买肥料的30万元,一年下来,他可以节省80万元。
蒲朝刚的做法,吸引了周边的养猪户前来“取经”。对此,他都会毫不吝啬地向种猪户传授经验。
不忘乡亲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48岁的蒲朝刚是一位地道的农民,2004年之前以种植柑橘和葡萄为主,挣了2万元。2004年初,他用这2万元开始创业养猪之路。
“那几年猪市行情比较好,让我看到了希望。”蒲朝刚回忆道,但好景不长,2007年,养猪行业面临巨大挑战——高热病,他的养猪场也未能幸免,接连损失了几十头猪,最坏的时候只剩下6头母猪。继续还是退出?他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决定咬牙坚持。
欣喜的是,因为坚持蒲朝刚迎来了转机。从2007年至今,靠着不断地努力,他摸索出一套种养循环模式,他的养猪场就再也没有亏过本,而且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自己富,那不算富,要让周围的父老乡亲都富了才叫富裕。”蒲朝刚说,见他的做法有了成效,周围的果农纷纷找他商量,能否嫁接管道,将他家养猪场内的粪尿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柑橘地头,进行灌溉。目前,他正在帮果农嫁接管道,投用后,平均每户果农每年将节约成本2000余元。
蒲朝刚的种养循环养殖模式得到了尚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据该镇负责人介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该镇今年将在新建及完全改建的养殖场推广种养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在适度规模的养殖场推广异位床发酵技术,以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
“下一步,我将探索通过实施种养结合,走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打造集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一体化的综合农业,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并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蒲朝刚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丽娜记者王允浩)近日,市城管部门发动43个社区,在眉山城区范围掀起了一场社会治理宣传新高潮。为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自觉参与社会治理和创建活动,把文...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