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记者走进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畜禽养殖户较多的双灯村,养殖户黄仕全指着牵出管子的出粪口告诉记者说,“地下密封的沉淀有410立方米的容量,经过处理的粪污被我自家和周边农户的果树和庄稼就全消耗完了,完全没有了直排漏排和抛撒浪费,还获得了乡上验收授予的‘种养循环达标场\’的牌子。”
据悉,土地乡像黄仕全一样治理养殖污染,经验收达标授牌的养殖户共197户,一年超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三年完成191户的种养循环达标任务,使该项工作走在了东坡区前列。对此,该乡有关负责人坦言,“能够取得这样的生态环保效果,得益于源头治理和综合利用两相促进。”
因地制宜
完善粪污处理设施
近些年来,土地乡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通过与温氏养殖集团、万家好饲料公司等5家养殖企业合作,按照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让农户为公司代养生猪、肉鸡的模式逐渐在该乡成为普遍。土地乡畜牧站站长张万林介绍,目前该乡的代养户和其他适度规模养殖户已达到224户,年出栏生猪5万多头,肉鸡240余万只。在农户与公司双获可观收益的同时,造成的养殖污染也是生态环境的痛点。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随着“河长制”工作在农村各地的推行覆盖,土地乡紧紧围绕实现种养循环排放目标任务,与各村签订种养循环达标全域推进目标责任书,创新性、高起点、高标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该乡根据生猪、肉鸡两大养殖板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粪污处理模式。在生猪养殖上,一是推行沼气池储粪模式,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引污分离”的要求,配建沼气池、沼液储粪池(化粪池)、干粪堆集池。二是推行多级沉淀池模式,按照不同标准配建化粪池、沉淀池、储粪池“三池”,对粪污实行厌氧无害化处理。在肉鸡养殖板块上,该乡以1000平方米的养殖场为标准,要求各养鸡场必须配修10立方米的储粪池,实现鸡粪储粪池全覆盖。张万林介绍,土地乡224户养殖户总计自发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全部建成和完善了粪污处理设施,经过验收达到治污种养循环标准。
“近几年我一直为万家好饲料公司代养生猪,年存栏量一般保持在300头左右。”黄仕全告诉记者,原来的露天储粪池装不下的粪污,就直接往野外的河沟排。自从他懂得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投资新建了多级储粪池。现在除了抽灌自家的作物,还可以提供给周边农户。
以种定养
促进生态持续发展
以种定养,是土地乡治理畜禽污染的又一成功举措。该乡引导养殖户以种植面积大小来确定畜禽饲养头数,要求所建粪污设施必须达到容纳3~6个月的排放量,同时在养殖户中建立起粪污生产和消纳台账,以明确粪污消耗去向,避免发生偷排漏排。
同时,该乡利用东坡区相关项目补助和政府自筹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率先建成两处共2100余立方米的畜禽粪污集中转运站和收集发酵池,并配备两台粪污消纳转运车。将畜禽养殖户消纳不完的粪污,经过转运站转运至收集发酵池进行统一处理。据相关负责人刘波介绍,自转运站建成运行一个多月来,共为该乡养殖户转运粪液200余车,消纳处理量达到1500立方米。
目前,东坡区正在各乡镇推广土地乡畜禽种养循环达标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陶广汉 毛明义 本报记者 苏文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古良驹)昨(27)日上午,2017年全国台协会长座谈会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授牌仪式在成都市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兴乾出席授牌仪式。眉山产业园负责人在会上作推介发言。据悉,经国务院台...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