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途中的刘倩威。
在眉山,有这样一位“外卖小哥”,他和普通的外卖骑手一样,平均每月要送1000单左右的外卖,要跟上千户商家和用户打交道;他也很特殊,因为他听不见,说不出——他就是聋哑骑手刘倩威。
手机沟通
他用文字“无声送餐”
昨(25)日下午,记者在一外卖公司总部见到了刘倩威,他来拿公司为他和其他4名聋哑骑手准备的特殊工作牌。记者注意到,工作牌上写着:“您好,我是聋哑骑手,很高兴为您服务,这是您的外卖。满意请为我打5分哦。”
“有了新工作牌,我们不需要再打字给客人解释,用起来很方便。”刘倩威很快在手机上敲下这段话。由于他听不见,也不能说话,这场采访基本靠手机打字沟通。
刘倩威今年23岁,东坡区尚义镇人,做外卖骑手已经4个多月。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江苏、浙江等地找工作,但因为身体原因,很多单位要么婉拒了他,要么就是把工资压得很低。今年8月,回到眉山的他找到了外卖骑手的工作,这也是眉山外卖团队接纳的第一位聋哑骑手。
“刘倩威除了听说不方便,其他条件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乐意给聋哑人士就业的机会。”公司负责人表示,出于安全,每个外卖骑手上岗前都要接受培训,并在相关部门备案;同时,聋哑骑手的车和工作证也都有标识。
刘倩威加入外卖团队后,工作非常出色,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之后,他又陆续介绍了其他4位聋哑朋友加入外卖骑手的行列。
微笑服务
他的工作零差评
作为服务行业,外卖骑手大都实行“三班倒”。考虑到刘倩威的身体情况,公司安排他只上早班,也就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6:30分,中午休息1小时。
刘倩威给自己定的任务是每天完成40单以上,在上班时间内完不成的,他会主动加班。干骑手4个多月,他每月收入有4000多元。
谈到送餐安全,刘倩威表示,一定要眼观六路,车速不要太快,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听力不好,但是可以用眼睛看,也会预判情况。”
语言交流不便,怎么跟用户、商户沟通送餐取餐呢?脑子灵活的刘倩威想了个办法,提前编辑好短信模板给客户看。现在,送餐系统更加人性化,可以自动提示顾客和商家是聋哑骑手取餐和配送,并自动发送短信。如果顾客和商家没有及时回信息,他会找总部或者配送站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帮忙联系顾客和商家。
4个多月来,刘倩威通过微笑服务,得到了客人的认可,好评率100%。“有时遇到天气不好或者中午派送量大的时候,送餐就会超时,但经过解释之后,客人都表示理解。”刘倩威表示,截至目前,他还没有跟客人发生过纠纷。
理解包容
带给他安心与感动
刘倩威善良诚恳的服务,让他这一年收获了不少感动。
据刘倩威介绍,有一次他送单的客人留错了电话,联系不上本人,他把餐退给了商家。之后他又接到这名客人的信息,客人说留错了电话,让他重新送餐,他又取了餐重新送。当他送餐给客人时,客人十分抱歉,非要给他小费。因为没法说话,他便把小费放到客人门外的箱子上,并通过短信告诉客人。
后来,客人了解到刘倩威的情况后,都能很快回复短信,并详细地写明地址,让他一目了然;联系不上的客人,他在找调度员协调时,调度员也是很快就帮他解决问题了。
刘倩威将客人的好评和短信都保留着,这些暖心的字眼成了他送好每一餐的动力。“聋哑人和健全人都是平等的。”刘倩威告诉记者,这是他做外卖骑手最大的感受。如今,他不仅能养活自己,贴补家用,还能每月存下一笔钱,为今后的生活考虑。
短评
尊重平等 “无声胜有声”
李幸
整个“无声采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刘倩威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他很珍惜这份工作,享受着工作给他带来的乐趣与感动,即使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重复做同一件事,即使要比身体健全之人付出更多努力,在他看来都是可以解决的,都是快乐而有收获的。这些身有残疾的外卖骑手让人感动、钦佩,因为他们自食其力、自尊自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并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刘倩威的送餐还折射了人们之间的温情互动。商家和客人知道骑手的特殊情况,都十分理解,带着尊重并乐于帮助。人与人之间,珍贵的便是这种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细心呵护的良性互动,这也是社会传递温暖、和谐美好的重要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像刘倩威这样的残疾人士,他们更希望尊重平等,不是同情施舍。所以,在众人营造尊重平等氛围的基础上,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增加自信,寻找归属。快递行业正是给予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行业和部门,去接纳残疾人士,拓宽他们的就业平台,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就业支持。说到底,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扶弱扶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段小锋)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快推进汤坝航电枢纽工程,昨(25)日,市政府组织召开汤坝航电枢纽工程通气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祝云,市人大常委...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