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新闻会客厅 本期主持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11-05 01:28   https://www.yybnet.net/

嘉宾介绍:

旅行爱好者 卢 杰

市民 吕小鹏

社会观察人士 张浩然

(从左到右)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留住乡愁

记者: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愁。但是如何留住美丽乡愁,让人更能“记得住乡愁”呢?

卢杰:个人认为,村落在时间、空间、地域文化等历史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形态特征,有的滨水而居,有的傍山而建。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最基本的就是尊重历史,在满足历史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前提下,推进村落规划建设管理。村庄建设要因地制宜,尊重现有的村里格局,不要大拆大建的简单复制。

吕小鹏:对于较完整的古村落,不要急于搞开发。保护就是最大的功绩。搞大的整体开发项目一定要慎重,多研究,多听意见,因为如果定位不准,方向错了,就等于是建设性破坏。

张浩然:一个村庄自然形成的特殊民居,村道、树林,都承载着当时一代人的乡愁。对于乡村居民的改造,总体上坚持无特殊情况不强制、不干涉原则。尤其要防止贴面包装做假窗的做法,既无助于改善生活,又带来千篇一律的景观,乡村景区化,得不偿失。

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记者: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请各位谈谈发展乡村旅游好处?

卢杰: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目前进入眉山市的游客大部分以自助游、自驾游为主,景区景点的集中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广大游客的需求。而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的乡村旅游开始成为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旅游的有益补充。

吕小鹏: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一手牵着农民,一手牵着市民;一手托着农村,一手托着城市;一肩挑着一产,一肩挑着二产、三产。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关系着全市数百万农村群众的民生福祉,还关系着百万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张浩然:乡村旅游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直接对接城市需求和现代消费,能够使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大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设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

记者:乡村的文脉何以安放?眉山又可以给都市人什么样的乡村体验?

卢杰:据了解,眉山市将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加强农耕文明、历史遗产和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建设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时,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下大力气做优做精休闲农村产业。

吕小鹏:桃花开,梨花谢,樱花满园扑鼻来;摘葡萄,品美酒,地道美食吃过来;唱川剧,跳舞蹈,原汁原味赏心情。“幸福古村”“茶语源乡”“复兴羌寨”……当一个个镌刻着地域印记的乡村品牌被人们口口相传时,眉山的乡村已然迎来了华丽转身。

张浩然:眉山市广大乡村风景秀丽,各有特色,既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市民需要,又有利于摆脱眉山市主要以观光游为主、“旅长游短”的状况,充分吸引广大市民深层次领略眉山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形成“旅快游慢”的状况。

新闻推荐

中共眉山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中共眉山市委党校公告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市委第一巡察组从2017年11月3日开始,集中15个工作日,对市委党校开展巡察。一、巡察对象中共眉山市委党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重点是主要负责人。二、巡察内容按照中央、省委...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闻会客厅 本期主持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