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交通不便的松林村,如今道路纵横,通达四方。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周书记,你要到哪儿,我载你一程?”“不用不用,就在前面办点事。”10月10日下午,岷东新区宽阔市政道路一侧,刚走出松林苑小区的富牛镇松林村书记周文祥热情地与停在一侧越野车驾驶室的村民交谈。而这一幕,在五年前的周文祥心里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那时的松林村,除了横穿而过的省道106线外,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村民出行最贴切的写照。”周文祥回忆说,“哪像现在,岷东大道、富牛大道、眉州大道东段、仁寿路等10条市政主干道竣工通车,形成‘三纵七横\’城市道路框架。”
作为基层村干部,周文祥对交通为村庄和村民带来的变化有着深刻了解。在他细致的回忆和缓慢的解说下,这些变化也一一展现在记者眼前。
说生活。从前村里只有土路,道路破烂曲折不说,要到眉山城区去,下雨天必须穿筒靴,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从松林村出来的。全村也只有两三台汽车,村民出行多以电动车、摩托车为主。近年来,村庄通向外面的路网越来越方便,汽车也成了村民出行的普遍工具。
说生产。从前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的松林村,一半村民已经成为居民,另外还在继续从事农业种养殖的,也都发展近郊农业,蔬菜、水果随时摘随时卖,不再像从前外出卖菜得从头天半夜开始赶路。
说娱乐。以前村里基础照明设施匮乏,村民到傍晚就得关灯睡觉,出门得打电筒。如今夜里出门有路灯,老人们跳起坝坝舞,年轻人的夜生活也越发丰富。
“十一国庆节,我开车带家人去黄龙溪,三十分钟就到达目的地。岷东大道这么方便,大家都说可以上午下班去成都,中午成都吃饭喝茶,下午再回岷东上班了。”周文祥笑说。
周文祥眼中的松林村交通变化,仅是眉山交通五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12年至2016年,全市连续5年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持续高位运行,眉山交通连续5年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交通投资目标任务。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进度全省第一,2015年完成投资进度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建设2014年和2015年推进进度均排名全省第一;2016年,实现两条高速建成通车的目标,受到省厅通报表扬;2016年,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比例位列全省第三,农村公路完成投资比例位列全省第一。截至201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72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2公里、一级公路225公里、二级公路348公里、三级公路341公里、四级公路5030公里。普通公路密度10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的1.6倍;高速公路密度476公里/万平方公里,是全省、全国的3.5倍以上。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一级公路、乡乡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公路交通多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组组靓丽数据的对比,都在陈述着一个事实:五年来,眉山构建了“半小时眉山、一小时成都、一小时上天下水、到邻市一小时、到乡镇一小时”的公路交通路网,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一级公路,并实现了水运航电零的突破,跻身全省公路交通发达市之一。五年来,公路、水路、铁路构成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让眉山的交通越来越便捷,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重点工程及干线公路建设强势推进,国省道提档升级,让眉山逐渐成为成南交通主枢纽,圆了眉山人的“腾飞梦”;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全域融入长江经济带,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圆了眉山人的“高速梦”;农村公路“村村通”,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圆了眉山农民的“致富梦”。交通,已然成为眉山一张闪亮的名片。
新闻推荐
市公安局园区分局“放管服”改革为民生注入新活力系列报道② 管理有序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李佩鑫 本报记者 廖文凯 文/图
办证接待窗口,民警服务群众。多年来,针对辖区企业多的实际,市公安局园区分局重点在构建科学的监管职责体系上下苦功,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机制,创新推出信用监管举措,进一步完善...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