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拔“穷根” 家门口发展种植业 本报记者 王允浩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9-25 07:33   https://www.yybnet.net/

“看到满山满树的绿果果,我觉得特别幸福、特别踏实。”时值猕猴桃成熟的季节,9月22日,东坡区崇仁镇合林村5组村民、43岁的彭文元估算了一下,自家的红心猕猴桃可产2000公斤左右,加上黄心猕猴桃,这一季差不多能增收3万元。

谁能想到,2014年,彭文元还是崇仁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彭文元十来岁就当起了泥水匠,后来又跑起了长途运输。按理说,家里的日子应该越来越好过才行,可从2011年开始,他和老母亲先后病倒,全家顿时陷入困境。“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跑长途让我的身体亮起了红灯,腰痛难忍。”彭文元说。

实在扛不住腰痛了,彭文元决定回老家慢慢调养。“一下没了收入,治病还欠了一笔外债,总不能等靠要啊!”彭文元下定决心,得靠双手改变贫困面貌。

崇仁镇历来有种植茶叶的传统,和妻子商量后,彭文元将家里的2亩土地用来种植茶叶。“茶叶种植收成还算好,可因为我的老毛病,不能长时间蹲着干活。”彭文元说,“家中缺乏劳动力,因为采摘不及时而卖不上好价钱。”

“我把家里的具体情况和遭遇的困难向镇上进行了反映。”彭文元说,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帮助他想办法、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尽力寻找一个适合他们栽种的品种。“对当地土壤进行多次研究后,我们认为比较适合种植猕猴桃。”崇仁镇人大主席袁梅说。他们将彭文元带到蒲江走访学习。彭文元也对猕猴桃种植比较感兴趣,认为发展前景不错。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发展产业。通过区级部门“五个一”领导和镇、村两级帮扶干部的帮助关心和细心指导,彭文元一家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积极主动改变贫困面貌。2014年彭文元种植猕猴桃4亩,集约化养鱼3亩,第二年就产生了可观的效益,两项累计收入12000余元,妻子刘卫英还在村上当了保洁员,全家在2015年脱贫致富。不仅如此,2016年,彭文元还被评为“十佳脱贫致富先进个人”。

东坡区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把组织领导建得更强,把攻坚任务理得更清,把攻坚责任压得更紧,把工作机制筑得更牢,把内生动力激得更活,把“痕迹”管理做得更实,下足“绣花”功夫,抓实***、精准脱贫,一大批曾经的贫困户因此获益。

一闲下来,彭文元就会扛着锄头去猕猴桃园里转一转。“今年我流转了27亩土地,准备打造乡村农家乐,形成一个集采摘、观赏、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基地。”对未来,彭文元满怀希望。

新闻推荐

我的家在眉山 王丽

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时,我住在农村的一个大合院里。院子住着7户人家,每户人家都生活在两三间狭小的房间里。院门外狭窄的石子路延伸到不远处的田间。在盛夏的早晨,稻田里总能看到劳动人的身影。秋天...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20年来的记忆 吴姣2017-09-23 08:05
评论:(脱贫攻坚拔“穷根” 家门口发展种植业 本报记者 王允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