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眉山地区成立时,我住在农村的一个大合院里。院子住着7户人家,每户人家都生活在两三间狭小的房间里。院门外狭窄的石子路延伸到不远处的田间。在盛夏的早晨,稻田里总能看到劳动人的身影。秋天到了,孩子们上学去了,大人聚在一起,商量着到外地打工。听说到外地打工比在家里种田挣得多,为了家人的生活,不少人背起行囊出了门。
部分人选择留在家里,为了照顾老人,也为了陪伴孩子。他们主要靠种水稻和油菜获得收入,勉强能支撑家庭开销。而外出打工的人,每个月不仅有固定的收入,还有额外的加班工资。对比下来,在外打工算是一个稳定又能养家的工作,所以当时出现了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
进入2000年,眉山正式成为地级市,城乡开始发生变化,在农业、工业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工业方面,眉山创办了科技工业园,引进优秀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很快,出现了农民回乡潮。大合院里在外务工的人们,听说了家乡的变化,陆续回来了,在家乡的企业、工厂里寻找就业机会。
交通方面,眉山先后启动“千里通乡、万里通村”工程、“安保”工程,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大合院门前的石子路慢慢地变成了沥青路,人们摆脱了一下雨出门就弄得满脚是泥的困扰;原来只能容纳小推车路过的道路,逐渐扩宽到能够让货车跑过;田坎也变得越来越宽,农民可以开着三轮车在田地间穿梭,运输田地里的作物。
农业方面,眉山启动了现代畜牧业试点市建设,建成了一大批规模养殖场,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大合院里也开始发生变化,人们依靠现代养殖业致富,陆续搬离了拥挤的大合院,修起了属于自家的新房。
后来,全市掀起了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高潮,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观光园区、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全市形成万亩枇杷、柑橘、蔬菜、茶叶等特色效益农业基地。政府对农业产业的强力支持和大力宣传,给农民增收带来了便利,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到农村订货。果子还没成熟,就有商人到农户家里签合同,让农民喜笑颜开。产业的集中化让农民渐渐摘去贫穷的标签,收入节节攀升。
今年,我再次回到曾经的大合院,已找不到当年生活的痕迹,只能看到一片枝繁叶茂的果树。院门前的道路已成为下乡收购水果的商人的停车点,沿着路向远处看去,曾经大合院里的人们在新修的楼房外欢声笑语……
新闻推荐
这段时间,余名界的电话总占线。临近中秋,正是这位“玫瑰小王子”连轴转的时候。2016年,大学生返乡创业者余名界回到家乡——东坡区三苏镇胜龙村7组,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起食用玫瑰园。玫瑰开花后,他制...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