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涛给学生上课。
本报记者 黄海波 文/图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对东坡区大北街小学教师侯涛而言,加入教师这支队伍,也就意味着踏上了崇高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从1995年担任老师以来,他二十二年如一日,和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真心关爱学生
用真情倾注事业
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199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侯涛如愿正式成了一名老师。此后22年,虽然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且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但热血和激情仍充斥着侯涛的血脉,时刻提醒他为师者的责任重大。
当班主任,注定付出更多。每天早上,侯涛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检查学生到校情况;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他和学生一起活动、游戏或谈话,监护好学生安全;放学后目送最后一名学生离校,他才放心离开;学校、班级开展活动,他陪着学生积极参加,一起成长、进步。与此同时,他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凭着这份执着的责任心,2001年、2005年和2017年,侯涛所带的班级因表现优异,被评为东坡区优秀班集体。侯涛也与所教的历届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学生都会前往探望“侯老师”,不少学生从学校或工作地回到眉山,第一时间也不是往家跑,而是先“到侯老师那儿去报到”。
尊重学生因势利导
铸就德育好品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侯涛认为,作为老师,不能仅“传道”,更要注重因势利导,从心灵上给予学生以引导。
在侯涛所教育的历届班级中,曾有一名“问题学生”总是无心学习,一次更邀约了班上一名同学离家出走。对此,侯涛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得知学生父母不在身边,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侯涛选择了以关注代替苛责的教育方式。课堂上,他经常到孩子身边提点功课;课间,则让同学们主动邀请孩子一起游戏,让其感受到集体温暖;课后,他专门为孩子辅导功课。而在该届班级小升初考试中,这个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以优异成绩回报了侯涛的关爱。
“教师相信、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生要做到很容易,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就比较困难,可平时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却恰恰在这部分学生身上。”侯涛说,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引以为荣的亮点。
坚持学习研究
注重教学创新提升
在常年教学生涯中,侯涛深切体会到,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必须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乐园。因此,工作中,他始终要求自己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平日里,他阅读大量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并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参加听、评课活动和业务学习。同时,广泛学习同行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方式方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二十二年的教学工作中,不管身处农村还是城区学校,他所教班级成绩期期名列前茅。他也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我热爱教育,我要用辛勤汗水去浇灌一株株幼小的树苗,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侯涛说,在为师的漫长道路中,他将继续勤恳耕耘,快乐授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红陈丽英单单)为提高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质量,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市妇幼保健院于近日举办了“眉山市2017年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