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探秘眉山雕塑③ 三苏雕像(中)——见证城市地标诞生始末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9-03 07:33   https://www.yybnet.net/

《三苏纪念像》建设现场。《三苏纪念像》施工现场。苏东坡诞辰955周年的庆典现场。原眉山县的相关部门领导到四川雕塑艺术院工作室进行审稿。苏东坡诞辰955周年的庆典。《三苏纪念像》剪彩现场。

实习生 骆卓娅 记者 张玉文/图

核心提示

在北宋时期,眉山诞生了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是眉山人的骄傲。古往今来,眉山一直受到三苏文化的滋养,培养了杰出人才,弘扬和传承三苏文脉更是眉山人的义务和责任。

25年前,全国掀起了改革发展的浪潮,眉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亦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三苏纪念像(以下称:三苏雕像)应运而生,无疑是让三苏文化在新时期绽放光芒,增强了眉山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乘浪而上 奠定文化内核

25年前,眉山城区没有高楼,以小青瓦平房建筑为主,广场和绿化带都非常少,显得十分质朴、单调。那时的眉山城市规模很小,发展也很缓慢,就连三苏祠外也是一大片农田,呈现出小县城的典型面貌。“那时新区还是一大片荒地、甘蔗田。”老眉山人王大爷回忆,如今的东坡外滩在当时还十分荒凉,现在的新区在当时全是农田,没有商铺,路旁的花台都是村民种的蔬菜,当时的眉山,正处在城市化初期,各种基础设施还正在筹建之中。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眉山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小县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作为三苏故里的眉山,历来有着深深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十分重视发展文化,尤其重视对家乡先贤三苏父子的弘扬和传承。

“那时候,大家都意识到要发展三苏文化,但城区与三苏文化有关的建筑很少。”原眉山县副县长雷农田说,眉山人有弘扬三苏文化的重任,但那时候的眉山与三苏有关的只有三苏祠、连鳌山等少数特色旅游景点。由于连鳌山与城区的距离比较远,很少人愿意去游览连鳌山,所以修建以“三苏父子”为主题的雕塑重要性也渐渐凸显出来。

而修建一个什么样的建筑?修在哪里?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原县委、县政府慎重讨论认为,作为三苏故里的眉山,唯有三苏父子最能体现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于是决定在当时城市中心位置,打造一座巨型的三苏父子雕像。“当时眉山中心城区地带还是一片农田,周围还有蓄水用的水凼凼。”雷农田回忆,选定好位置后,由于没有推土机,只有请人将其填平,打好地基,并在周围修好路,为修建三苏雕像作准备。

新闻推荐

市方志办推出 “志说眉山二十年”专刊

本报讯(贺瑜记者陈燕利)近日,记者从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获悉,为庆祝眉山市建区设市20周年,市地方志办公室特推出“志说眉山二十年”专刊,以亲历、见证、感悟为基础,客观真实地记录20年来眉山各行各业所取...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债权债务公告2017-09-02 08:03
评论:(探秘眉山雕塑③ 三苏雕像(中)——见证城市地标诞生始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