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普 文/图
“作为医生,只有技术过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代承志说。作为市人民医院质量控制办主任、副主任医师,他始终以此为自己工作的宗旨。从事临床工作34年,他恪守职业道德,以病人为中心,在学习提高本专业技能基础上,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崇高的医德、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广大患者、家属及同行的信任和赞誉。
专注学习 提升技术不放松
良好的业务素质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代承志系统掌握了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不断钻研相关专业知识。他关注神经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每年,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及学术会议,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专业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主持神经内科工作期间,代承志负责科室的诊疗、业务发展和管理工作。除自身积极主动参加一线和二线值班、专家门诊、会诊、出诊、查房、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外,他经常组织科室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应用于临床。
常年专注于业务提升,代承志不但要为病人看病,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和授课,工作十分繁忙,休息时间很少,与家人更是聚少离多。但是,在多年学习中,代承志熟练掌握了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的诊治,对复杂疑难的神经科疾病的诊治,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能处理部分复杂疑难病症。同时,他还承担起医院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症的出诊会诊任务,经常到区县医院指导疑难危重症的诊疗。
经过不懈努力,代承志带领的科室规模、业务量、技术水平不断壮大和提高,科室业务发展、人才梯队、质量管理和科室管理也形成了良好态势。他所在科室更完成了三级医院全部技术项目,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处于较好水平,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获得了眉山医疗界的好评。
埋首科研 创新制度促进步
在钻研提升技术的同时,代承志也不忘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并修订完善医院医疗相关制度,为提高全市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围绕临床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代承志参与、主持完成了两项市级科研项目,获得2006、2007年度眉山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在研课题1项已完成临床资料收集,正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同时,他认真撰写论文,先后在《中国医药》、《中国急救医学》等国家省级核心期刊发表18篇学术论文。
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代承志修订完善了医院医疗医务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方案与预案、质量组织架构等,重点抓好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抓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点科室与重点人群,使医院的质量安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为医院的“二甲”、“三乙”和“三甲”的创建、评审和复评成功做出了实实在在成绩。同时,他还参与了市卫计委、医学会组织的培训授课,参与对全市医院的指导、督查与检查性指令任务,为十多家医院的创建、评审成功做出了努力。
如今,经过三十余年临床工作,历任内三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务科主任的代承志,已经身兼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和四川省司法鉴定人、省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官、省病案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眉山市病案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市神经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市等级医院评审组专家等职务。诸多的身份在象征荣耀的同时,也代表着责任的重大。对此,代承志说,“医生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名病人,尽量让病人满意,这是我做医生时就立下的决心,它也推动我一直努力做到最好!”
新闻推荐
严防溺水 做到“六不” ——眉山市教育体育局致学生家长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目前,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请广大家长朋友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