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上的小熊猫。
在进入箭竹林前,我慎重地做下了第一块标记:向导在一棵树上砍了一个只有他们才能识别的刀记,我再用红布系上去,这样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也能看见。
箭竹的高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两个向导身穿笋衣,用笋刀砍出能容我们通过的一条缝隙来。
还好,林中的雾气很快散尽。我们仰过头,就能感受到太阳的暖意。借着漏进林中的阳光,我们还能大致分辨出行进的方向。
在系了20条红布后,我们抵达一处洼地。按照每50米挂一条红布标记,估计已经行进了大约1000米左右。湿度很大,植被松软,踩上直冒泡,还发散出一股很难闻的像臭皮蛋一样的怪味。随队的医生提醒大家,这里很可能出现瘴气,注意不要吸入那种怪味气体。
地上不时可见一些枯死的大树横卧,树干上布满了茂盛的苔藓,有些还是彩色的。随处还可见各种斑斓多姿的蘑菇,有蓝色的,有粉色的,像壁灯,像阳伞。因为是雨过天晴,那些蘑菇尚戴着露珠,晶莹剔透,宛如一块块美玉。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我们还发现了一丛树灵芝,也有叫木菇的,层层叠叠,好似一座塔。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刚好有一束阳光透出林隙照射过来,那树灵芝摇身一变就成了金色的了。后来,当我回家打开电脑查看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发现那不是一丛蘑菇,分明是仙宫里的亭台楼阁。我承认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美丽的蘑菇。我把这张照片命名为“琼楼玉宇”。
“看,小熊猫!”一直走在队伍最后压阵的洪雅县公安局的刘队长小声尖叫。大家马上停止了脚步,顺着刘队长手指的方向,我们看见不远处一株冷云杉的树叉上,蹲着一个小动物。真是上天助我们!不仅天气好,而且还这么近地目睹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风采。这样的机会是绝不能错过的。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它。从镜头里看去,小熊猫的个头虽不如大熊猫,但毛色却不逊色,面部红黑白相间,差不多就是一唱戏的大花脸。那东西还真懒,一动不动地让我们拍。拍完了正面,又把屁股转过来给我们欣赏,真是滑稽。这样的拍摄一直持续了10分钟。许是对我们的镜头有些厌倦了,那只小熊猫终于缓缓地爬下树,恋恋不舍地消失在密林深处。
与小熊猫亲密接触后,大家很兴奋,动物随即成为大家行进中讨论的话题。最精彩的要算黄学祥的讲述。他说,瓦屋山的野生动物多达460种,其中有大熊猫、羚牛、云豹、黑颧、绿尾虹雉、猕猴、短尾猴、金猫、毛冠鹿、小熊猫、岩燕等珍禽异兽20多种,把瓦屋山说成是一个超级动物博物馆,一点也不夸张。他还告诉我们,瓦屋山上有大熊猫的事情原来仅是传闻,很多“老瓦屋”说,他们也只是看见过大熊猫的粪便。但后来传闻终于变成现实。
2005年3月13日傍晚,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瓦屋山下森林边缘,一名电站职工真真切切发现了大熊猫,那名职工迅速通知洪雅县林业局的同志拍摄记录下了这只大熊猫活动的许多珍贵镜头。
(据东坡文化网)
新闻推荐
洪雅县HYP(2018)25-29号5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公告 洪资交拍告(2018—16)号
经洪雅县人民政府批准,受洪雅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洪雅县分中心依法对洪雅县HYP(2018)25-29号5宗国有建...
洪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洪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