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洪雅新闻 > 正文

走,到瓦屋山打笋!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5-08-21 00:17   https://www.yybnet.net/

土特产品走秀。特约通讯员李长胤摄

舞蹈《紫竹调》。特约通讯员李长胤摄

打笋情景表演。特约通讯员李长胤摄

祭山仪式。特约通讯员 李长胤 摄

□实习生 郭思杨 本报记者 周金泉

“乡亲们,上山打笋了!”8月18日一早,洪雅县瓦屋山,随着一声吆喝,一群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手持弯刀,背着麻袋的村民走向“深山竹林”。

是日,在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广场,随着这一幕模拟表演的村民上山打笋的情景向游客隆重推出,为期一个月的洪雅县瓦屋山首届“打笋节”拉开大幕。在此期间,凡有兴趣的游客都可到瓦屋山体验遥远古老的农耕文化,或乔装农夫上山打笋,或美美享受竹笋系列美食。

悠悠打笋习俗 浓浓农耕文化

在瓦屋山镇海拔1300米至2600米的地带,有着丰富的冷竹资源。脆嫩爽口的冷竹笋自古以来就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参与打笋的村民一季下来人平有一两万元收入。因而,每到八九月冷竹笋收获季节,当地村民都会统一上山打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采笋或挖笋。

复兴村六组村民王文良说:“我们家几十代都以打笋为生,我从16岁上山打笋,已经打了45年了。”

据复兴村民兵连长毛介平介绍,冷竹笋从高山区先“打”,然后再“打”低山区。在高山区打笋,村民会三五一伙的以竹搭棚、竹叶盖顶、竹叶铺床,再用石头垒炕,然后,背着够一二十天食用的大米、油盐、肉菜等食材,带着打笋工具上山。

打笋期间,村民在山上睡通铺,石炕既用于生活取暖又用于加工鲜笋,他们将采挖的鲜笋摊放在平铺的竹篾上,下面烧炕,即可烘制笋干;当打笋大军从高山区移师至低山区,则不必再搭棚了,可当天上山下山及时将鲜笋出售。

“在低山区打笋,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凌晨3点过就要徒步上山,下午四五点钟才下山,很辛苦。”毛介平说,“前几年修通了公路,交通方便了,村民一般天蒙蒙亮才上山。”

瓦屋山镇燕远村一组村民刘光大说:“搭棚之前还要采林,要看哪个方向的竹笋长势好,有没有水源和柴禾,才把棚搭那里。打笋之前,我们还要用香猪、纸钱祭山神和菩萨,向他们打个招呼,保佑我们平安和丰收。”

据复兴村村民毛建洪介绍,打笋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竹棚都会安排几个“掌炕师”,因为他们加工竹笋的技术好,炕出来的竹笋“颜色好看、不糊不焦、干得快”;一个棚内还有公认的“头刀手”——就是一拨人中打笋技术最“凶”的,技术次之的是二刀手、三刀手,在大集体经济年代,“头刀手”挣的工分最多。

“我们都晓得蓄竹母子。”毛建洪说,尾期的笋子不能打,当看到笋子的颜色由白黄白黄变青了,就晓得该蓄竹母子了,这样就能保证来年还有笋可打。

体验打笋文化 做大乡村旅游

瓦屋山村村寨寨都有打笋习俗,其过程中的祭山、搭棚等农事活动现在已是一种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就连村民“武装到牙齿”的打笋装备和工具,亦是如此。

这些传承着瓦屋山悠悠农耕文化历史的装备和工具,包括帽壳儿、草蓑衣、草鞋、裹脚、围腰、弯刀。

据记者了解,这些装备和工具别有妙用:帽壳儿是由树皮加工而成,造型独特,戴在头上既能防雨又能保护头部不被荆棘刺伤,因帽沿较长,对面部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护;草蓑衣,实为一副天然软甲,是由棕叶或棕条编织而成,贴身而光滑、平整、便于穿戴,其背面棕叶呈长条状。披着蓑衣在竹林里穿行,不会被荆棘挂住,还能加快行动速度;草鞋以草、竹麻或玉米壳为原料,利水、透气、轻便、柔软,草鞋上还可套上铁制的脚码子防滑;棕袜裹在脚上护脚,具有舒适、保暖功能;裹腿,俗称“裹脚”,用青布布料做成,缠在腿上,能防蚂蟥、裤裆蜂、蛇等动物。

“弯刀是一件方便快捷的打笋工具。打笋时只需用弯刀钩住笋的根部,轻轻一拖一推,竹笋就可以从根部分离,获得好品质的竹笋。”据毛介平介绍,围腰也不是普通意义的围腰,它实际上是打笋的收纳工具,用废旧口袋针线缝合而成。围腰一般挎在肩上,负在背后,可装上百斤竹笋,“如果用背篼来装笋子,就不方便在竹林中穿行。”

这些在当地农民看来普普通通的农事活动、打笋装备,如今已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乡村体验游资源。就连当地的村民也这样认为。毛建洪说:“打笋正是暑假期间。老百姓就喊娃儿带着作业上山生活。他们做完作业,小娃儿就看棚子,大娃儿跟着大人打笋子,让他们体验做农民的辛苦,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正在瓦屋山度假的成都游客廖建和一拨朋友巧遇了打笋节开幕式。他说:“打笋节有利于提高瓦屋山的知名度,有利于乡村游的开展和特色农副产品销售。特别是通过亲身参与打笋,能让青少年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到传统农耕生活的艰辛。”

瓦屋山镇党委书记胡天贵说,打笋是一种农耕文化,这种文化应该一直传承下去。

据胡天贵介绍,举办这次打笋节主要有三个目的:传承文化,体验生活和推销生态产品。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游客可以跟随当地村民上山同吃同住,还可换上一套打笋装备体验深山冷竹林打笋乐趣,感受地方民俗,了解打笋文化,亲身参与制作雪花笋、干笋、泡笋等步骤,参与戏篝火、跳锅庄,还可品尝竹笋等系列美食,探寻养生之道。

去年,瓦屋山镇的旅游收入已达到2亿元左右。胡天贵说:“我们希望以打笋节为契机,以竹笋为主业,发展旅游、餐饮等产业,传承打笋农耕文化,将瓦屋山镇打造成一个旅游大镇。”

新闻推荐

春节前夕洪雅县群众在生态康养商品展销年会上选购腌腊

春节前夕,洪雅县群众在生态康养商品展销年会上选购腌腊制品。近日,洪雅县2016年生态康养商品展销年会热闹开场,汇集了腌腊制品、土公鸡、茶叶等上百种当地特色生态农产品供市民挑选。代华特约通讯员...

洪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洪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家庭林场染绿荒山2016-03-22 08:10
评论:(走,到瓦屋山打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