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穷’字斗争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在离家不远处打工挣钱,还可以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今年52岁的张廷全是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天在当地一企业扶贫车间上班,下班后则回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房子里,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张廷全家里几代人都是地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并没有给他家带来多少回报,直到近几年,村里开始大力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绿色产业”,张廷全搭上茶叶种植“顺风车”,加上务工收入,2016年底,穷了大半辈子的张廷全一家顺利脱贫“摘帽”。
增收是农民脱贫的根本,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撑。眉山市丹棱县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示范基地,结合贫困户分布情况和特色产业地域特点,分片实施“七彩农业”工程,大力发展以优质桔橙为主的“橙色产业”、商品桃和观赏桃花为主的“红色产业”、茶叶为主的“绿色产业”、脆红李、葡萄为主的“紫色产业”、冻粑、蚕桑为主的“白色产业”、银杏、枇杷为主的“黄色产业”、草虫土鸡为主的“黑色产业”,通过产业连片打造,保障全县贫困户脱贫增收,从根上脱贫。
张廷全不是个例,“不让一个人掉队”是丹棱对全县百姓许下的庄重承诺。作为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现任张场镇岐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的彭超,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们果园里脆红李、猕猴桃的种植情况,它们可是当地村民的产业“致富树”,不能有一点马虎。
今年36岁的彭超,已是驻村一线的“老干部”了。从2015年8月驻村开始,他已有5年时间的驻村工作经历,先后担任青云村和岐山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第一天开始,彭超便和村民们同吃同住,一起“拔穷根”“寻出路”。在这忙忙碌碌的5年多时间里,彭超攒足了成就感。两村内翻天覆地的变化,便是最好的佐证。
以岐山村为例,该村早已从典型的以林为主的山区村摇身变成以脆红李、猕猴桃、茶叶、林下鸡为主的产业新村。2019年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2万元。村民艾加秀一家,最高收入达到了28万元。
有了产业基础打底,丹棱还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原则,创造性的在2015年实施产业扶贫种植业“125”工程和养殖业“135”工程,当年便实现经营性收入1.2亿元,区域内4万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更是100%实现就业。
“多亏了这两项政策,才能让我家也尝到发展的‘甜头’。”万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显军是“125”“135”工程最直接的受益者。2015年郭显军家便养羊80只,栽种脆红李树200株。有了这两项政策的加持,当年他家便收入3万余元。近几年时间,他还利用荒山坡地,扩大种植业规模,茶叶和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近100亩。粗略计算,他家去年收入就达12万元。
目前,丹棱已初步建成丹橙现代产业园区、九龙山产业园区、安溪河流域产业园区、茶叶产业园区、脆红李产业园区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以水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51万亩,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0余家,现已覆盖全县5个乡镇、90%以上的相对贫困户。
仅有产业,没有基础设施作为保障,一切都是空谈。丹棱按照“产业发展到哪儿,基础设施就配套跟进到哪儿”的要求,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清除生产与销售之间的障碍。
“过去,我从来不敢想象,村庄会有今天这般模样。”谈起丹棱的“奔康大道”,张场镇廖店村村民廖秀芬深有感触。
廖店村地处丹棱县西部山区,四周环山,是丹棱最偏远的小山村。因路不通,廖秀芬卖茶困难重重,不仅要走几十里路下山,还经常因鲜叶在路上耗时“不够鲜”卖不起价钱。“现在不仅不用背下山,茶叶收购商还可直接将车开到茶田里收购,而且鲜叶价格还翻了几番,这条路才是我们山区群众真正的‘致富路’。”
据统计,截至目前,丹棱县道路“村村通”、安全饮水、“点亮山区”、“宽带乡村”四大工程已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同时,还构筑起了产业交通、水利灌溉、电力、通讯全覆盖的四位一体网络格局,成功打通了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决战在即,决胜践诺。下一步,丹棱将通过打造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橘园新城、幸福古村·齐乐桃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大投资额的旅游项目,带动产业链条延伸,让贫困户们赶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大巴”,将农村变景区,农民变导游,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增加乡村旅游业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增收,助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程欢悦 王琴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新闻推荐
第一届会员大会现场理事会表决雅安日报讯5日,市农产品品牌协会成立大会举行。会议审议了《雅安市农产品品牌协会章程...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