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眉山 今日彭山 今日仁寿 今日丹棱 今日青神 今日洪雅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今日丹棱 > 正文

紧跟脱贫领路人“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来源:德阳日报 2020-03-04 09:45   https://www.yybnet.net/

在福兴村柑橘育苗基地,村民正在育苗。

阳春三月,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走进旌阳区和新镇福兴村,跃入眼前的时而一片金黄,时而一片葱绿。春耕时节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没有往年大规模的热闹场面,但是村民们并没有闲着,他们分散作业,有的正在忙着给柑橘育苗,有的管理田间已经种植的柑橘和青花椒,项目带头人邓增安正在给村民讲解生产注意事项,由于有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撑,这些“老把式”变身成为“新农人”。

依托现代农业技术

“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邓增安是土生土长的福兴村人,在旌阳区从事农业技术相关工作20多年。

早在几年前,他就一直想探索一种能让村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模式,依托产业技术谋求脱贫致富之路,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当这些年轻人上了年纪,没法四处奔波,回来可能无所依。“如果我们能够带动村民种植附加值高的产品,前期他们也可以出去打工,后期在家就可以实现每年有相对稳定的收入。”邓增安说。

为了把低收入群众吸纳到产业链中,让他们有所依托。邓增安开始探索“美丽家园”计划,即“公司托管+土地不流转+农户种植”的新合作扶贫模式,即在不进行土地流转的情况下,公司为农户提供产业规划和技术指导、种苗、农药化肥,产品质量监控、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同时承担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农户出土地,参与现代农业种植。根据规划种植和养殖,以及农户提供的产品质量高低实现收益。由于公司提供种苗、化肥和技术,并定时指导,收获的产品相当于统一定制,达到公司化标准,统一销售;由于没有土地流转,公司没有资金压力。地在自己手里,农户积极性高,通过合作能达到双赢,也达到对农户实现了造血式扶贫。

2017年,邓增安带领村民种植向日葵虽然有了一定收益,但是向日葵并不适合长期种植,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经过长时间思考和考察,他选择种植柑橘和花椒,因为柑橘的挂果和销售长,相对存储时间也较长,收益较高,当然最重要是品质过硬。他先后几次去丹棱橘橙之父谭后根的传承人家里去了解经验,长时间驻扎,学习技术,并对接好销售渠道。

花椒在双东镇金锣桥村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收益。邓增安在2014年在金锣桥村当驻村书记,和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种植过花椒,金锣桥村现共有青花椒1400余亩,当时建档立卡的149户贫困户都已“摘帽”。

因此邓增安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很多“老把式”尝到了甜头,变身成为“新农人”,现在福兴村荒地上已经在他的带领下种植柑橘和花椒面积600余亩,预计明年村民收入平均能增加7000至8000元。

“85后”农民跟着干

荒山变“美丽家园”

记者又和邓增安来到和新镇永治村,这里土地贫瘠,坡度较大,耕地面积少,曾经当地群众仅仅依靠种植稻谷、油菜、玉米等农作物,收入有限。

邓增安说,“这里有一对‘85后’的新农民,丈夫李冬志是一名退伍军人,妻子袁白姐是一位青海姑娘,之前两口子一直在外打工,四处奔波,家里还个5岁的女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冬志跟随永治村党支部书记谢昌才外出学习种植技术遇到邓增安,被他的种植技术和“美丽家园”计划模式所吸引,就跟他学习种植柑橘和花椒。“在我们村委的支持下,自己承包50亩土地,3年免流转费用,3年后收成好了再补齐。由于基地是属于自己,我们的劳动积极性也高,而且种苗、技术、农资、销售有公司做保障,没有后顾之忧。”李冬志说。

疫情期间,大多时候,他们都是在通过拍照在微信上沟通技术问题。邓增安来到地里,实地查看柑橘苗的生产情况。“现在看到满山的柑橘和花椒都初步成型,满心高兴,就像看到自己娃娃长大一样,我们当时种植的时候,压力不小,周围老一辈都说,种了一辈子地,收入微薄,你们还想从土里翻出金娃娃哦?”李冬志感慨地说,“但是当我们去丹棱实地考察柑橘,认了金锣桥村成功的花椒种植户张开长当老师,看到他们收入都不错,就下决心种植花椒和柑橘,投入10余万,是我们打工的全部收入,但有邓书记在,有技术支持,就有了信心。销售也有渠道,相信未来会很好。”

“一年前这些地长满了荒草,到处是石头,连上山进地的路都没有。现在不一样了,这些苗苗才长了一年,长势就这么好了,明年就可以挂果,我们根据采摘的时间,科学规划种植了爱媛、春见等品种,以后每年10月到来年2月都可以采摘。”邓增安帮种植户仔细地规划、安排,设身处地为种植户着想,“今年第一年,花椒收入能达到一两万元,明后年就能达到10万余元。”

“老带新”迈大步

“抱团”发展信心足

“老张,我一会带小李来你地里学习一下,你需要啥子,我给你一起带来?”邓增安现在虽然不在金锣桥村当书记了,但是和村民跟亲人一样熟络。每个村民家里地里的事都如数家珍。

双东镇金锣桥村9组组长张开长早在2014年就带头种植青花椒,现在一年收入20多万元,他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平时也要帮助本村和周围村村民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在地里,李冬志向张开长请教了种植上遇到的问题,学习了青花椒修枝、浇水、打药等技术,看到成功的榜样和满山遍野的花椒,李冬志心里更踏实了。

金锣桥村现在已经拥有完整的青花椒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有烘干房一套,每天可烘烤加工青花椒0.5万公斤。预计今年青花椒成熟的时候,会进一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邓增安满怀希望的说,希望周围更多的村民能够依托现代农业,变身成为“新农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老有所依,拥有自己的美丽家园。

文/图实习记者刘倩本报记者王三春

新闻推荐

助力务工人员安全返岗 丹棱县为5000余人提供免费健康服务

医务人员为谢李波测量血压。线上+线下“太感谢了,拿到健康证明,我下午就能出发返回工作岗位了!”2月24日上午,在丹棱县中医医...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紧跟脱贫领路人“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