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顶家庭农场农场主尤高文检查干湿分离机。种养循环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事关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如何有效处置和合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丹棱县始终围绕“适度规模、种养结合、低碳循环”的工作思路,采取“源头减量、储存扩量、利用增量”的办法,全域探索、推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二一”模式——即建好“三个池子”(沼气池、干粪池、沼液储存池);做好“二次减量”,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
在推广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种植业用肥淡季沼液集中收集池中转压力大,养殖户存在养殖废弃物外排隐患。为进一步推行种养循环,深化农牧互动,2017年,丹棱积极研究探索,指导部分养殖户在周边种植用地内建设田间池用于沼液“淡储旺用”,畜禽粪污治理“三二一”模式创新升级为畜禽养殖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现优化提升。
自给自足 种养循环绿色发展
“如果需要施肥可以直接在田间池内取用发酵好的农家肥,方便。”张场镇陈嘴村3组,大山顶家庭农场内,4亩多的养殖场周围环绕着210余亩果园,果园内分布的田间池引人注目,农场主尤高文正在果园内察看果树长势。养殖场内饲养了800余头猪,但在养殖场外却基本闻不到臭味。“这都得益于畜禽养殖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尤高文笑呵呵地说。
2016年,返乡创业的尤高文瞄准了种养结合的发展趋势,流转了200余亩土地,打算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2017年初,县级有关部门在充分摸底后,决定将大山顶家庭农场作为实施丹棱县生猪种养循环项目的示范点之一。在畜牧局的指导下,尤高文建设了50立方米的沼气池、50立方米的干粪池、1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120立方米田间池,雨污分离管道、干湿分离机等全部配备齐全。此外,尤高文还铺设了滴灌管道,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如今,大山顶家庭农场已成为丹棱县种养循环示范户之一,示范引领养殖户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丹棱是省级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目前,该县像大山顶家庭农场这样的生猪种养循环项目已实施完成20余户。每户根据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原则,粪污通过干湿分离机固液分离,固体部分进入粪棚集中堆放,出售或还田利用,液体部分进入沼气池发酵,再流入沼液储存池,经管道输送到田间池,还田利用,达到零排放。污水经过沼气池既可杀灭有害菌,生产燃气,解决猪场能源问题,沼液、沼渣又可养鱼、作肥料,使粪污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标,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
集中处理 资源共享生态循环
除了自给自足种养结合、联系周边规模种植户消纳畜禽粪污外,集中转运处理也是“3211”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已收运粪污7万余方,实现沼肥还田5万余亩。”近日,丹棱县兴农养殖服务合作社负责人黎可学正在仁美镇小桥村村忙着抽施农家肥。
兴农养殖服务合作社是丹棱畜禽养殖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该合作社是丹棱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的实施方。该项目从2017年开始正式实施,在项目的引领下,合作社由当初的1辆抽施车发展为现今的14辆,由当初服务畜禽养殖户800多户到现阶段6000多户,服务种植户从1000多户增加到现阶段8000多户。
“服务范围辐射全县7个乡镇,各乡镇均有粪污转运服务队,车辆实行统一调配。”黎可学说,合作社通过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有效收集、运输、发酵,再运往需要有机肥的种植户进行施肥,并参与养殖生产技术培训和养殖粪污去向监督,对污染治理全过程监督追踪,确保畜禽养殖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取得实效。据悉,合作社每年计划收集、转运、发酵粪污10万方,实现沼肥化还田3.3万余亩。
自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以来,丹棱共计新建沼气池3200余口72000余立方米、干粪池1600余口24000余立方米、沼液集中收集池10口4750立方米;转运沼肥总量20万余吨,覆盖全县80%以上的畜禽养殖户。“通过实施该模式,实现了‘猪—沼—肥—果(种)\’农牧互动,果农因此减少化肥施用51%,水果产量提高30%。”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在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土壤肥力和人居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下一步,丹棱还将通过实施肉鸡标准化养殖场等项目,进一步深化畜禽养殖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代表委员监督 现场劝诫“老赖” “曙光行动”治“老赖” 眉山市掀起执行风暴 古笑言 本报记者 廖文凯 见习记者 张莉 方青卓 胡秉曦 文/图
兑付农民工工资。市相关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督导。兑付执行案款。耐心释法说理。“曙...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