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把握商机种植珍稀林木 打造特色业态精品农业 绿了青山 富了村民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7-21 07:19   https://www.yybnet.net/

黄相立在农场内查看红豆杉和石斛的生长情况。游客在红豆杉林内游玩。

群山环绕,鸟语花香。走进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5组,寻着石斛花的淡淡清香,向一片红豆杉林深处走去,便是村民黄相立的丹棱大雅红豆杉家庭农场。

近日,走进丹棱大雅红豆杉家庭农场,绿色幽幽令人心旷神怡,不少游客正在农场内游玩,登山漫步、赏花观景、喝茶聊天、品尝农家饭……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红豆杉+石斛 长短结合助发展

1999年8月,红豆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从这一消息中,村民黄相立嗅出了商机。“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且有很强的观赏性。”他想,自己家在总岗山脉半山腰,房前屋后有不少野生的红豆杉,不如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人工培育红豆杉,既能保护珍稀植物,还能实现经济价值。

说干就干。为将想法变为现实,黄相立先后多次前往洪雅等地考察,学习红豆杉种植技术等。2000年,黄相立开始试种红豆杉。“最初只发展了不到20亩。”黄相立介绍道,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短期效益不明显,不敢轻易大面积种植。为了解决短期效益问题,2013年,经过多方学习,黄相立决定利用总岗山脉环境,在石缝、木桩、红豆杉树丫上种植中药材石斛,长短结合提高经济效益。“先后引进了52个石斛品种,最后筛选出20余个适合当地的品种,收益得到显著提高。”黄相立说,如今,农场“珍稀林木+名贵中药材”的发展模式基本成熟,每年仅靠销售红豆杉苗木和石斛,收入就能达到30余万元。

独具特色 打造特色精品农业

独具特色的“珍稀林木+名贵中药材”的农场发展模式也吸引了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及市、县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考察,受到了各方点赞。丹棱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珍稀植物红豆杉与名贵中药材的结合,对保护珍稀植物有积极作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精品农业的有效实践。”

今年3月1日,中共丹棱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委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要“坚持不懈扩规模、做精品,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要以“七彩农业、四好新村”为主题,坚持走“产出高效、特色精品、生态循环、休闲创意”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不断丰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丹棱实践,并鼓励发展珍稀林木产业。丹棱大雅红豆杉家庭农场正体现了这一发展方向。

2016年10月,黄相立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成立了丹棱县大雅红豆杉林木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苗木等形式,带动周边68户农户发展了400余亩红豆杉。“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豆杉,进一步利用好红豆杉资源优势,把农场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黄相立说。

新闻推荐

丹棱县十七届人民政府 第16次常务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彭林)7月14日,丹棱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秀航主持召开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枫,副县长赵生林、邱鹏、肖琳、吉君福参加会议;县政协副主席彭和均及各乡镇、...

丹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握商机种植珍稀林木 打造特色业态精品农业 绿了青山 富了村民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