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与丹棱县委组织部合作为岐山等4个省级贫困村搭建了“脱贫攻坚党建信息平台”。平台依托移动4G网络和智能终端,在政府和村民之间搭建了一座连心桥。
作为省委、省政府《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的践行者,四川移动结合“宽带中国”战略,在全省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实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家底”,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也能搭上互联网的快速列车。
在眉山有四个省级贫困村——岐山村、万年村、廖店村、三合村均隶属丹棱县张场镇,均分布在总岗山脉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百姓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人口3541人,主要农业为茶叶、猕猴桃、核桃和畜禽养殖,农民户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被市县两级政府列为重点扶贫攻坚对象。其中,岐山村位于丹棱县张场镇西北方向,最高海拔1100米,是丹棱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眉山市海拔最高的“省级贫困村”。
为让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快速、便捷、舒适的现代信息化服务,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积极响应市、县两级政府的号召,主动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撑省级贫困村“摘帽”。
让宽带100%覆盖贫困村
解决信息落后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在原有2G、3G移动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在丹棱县累计投入3140万元,建成4G基站186个,其中农村基站127个,目前已实现岐山、廖店、万年、三合四个省级贫困村4G网络覆盖,3500余村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高速移动上网获取信息资讯。同时自2014年6月正式启动丹棱县“宽带乡村”建设后,累计投入资金2400万元,新增光缆1600皮长公里,建设端口1.2万个,现已实现全县62个行政村、3.6万户的农村宽带电视整体或局部覆盖,实现接入用户8500余户。2016年,公司针对岐山等4个省级贫困村,建设端口728线,实现了四个贫困村宽带电视100%全覆盖。
在岐山村贫困户陈明友的儿子陈元亮的家里,记者看到陈家200多年的老屋已经装上了移动宽带,不仅能上网,还能看电视。陈元亮告诉记者,有了移动宽带手机上网很方便,自己也加入了好几个猕猴桃种植的qq群,可以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分享猕猴桃销售信息。闲暇时,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视与在外打工的妻子视频通话,增进了夫妻感情。
对此,岐山村村委会主任王正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村里自从通了移动宽带,在政府和移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村民们都主动上网学技术,卖东西,脱贫致富更容易。据其透露,通过线上销售等方式今年该村仅猕猴桃就卖了7万多斤。
让干部群众心连心
2016年,为实施信息化***,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与丹棱县委组织部合作为岐山等4个省级贫困村搭建了“脱贫攻坚党建信息平台”,该平台融合了党政公开、便民服务、村务公开、村镇生活、新闻服务、干群心连心及贫困村民信息管理8大内容。对村干部、村民而言,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或村委会服务大厅触摸屏了解党建、政务、村务、便民、生活、新闻、就业、供需等信息,而镇、村干部也可以及时掌握和准确管理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信息,实施精准帮扶,发布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等。平台依托移动4G网络和智能终端,为政府和村民建立起连心桥,不但强化了村民与政府的互动,也形成了脱贫攻坚信息传播渠道,扩大扶贫攻坚成果和影响力。目前该平台已通过374人次试用,下一步将在全体村民中推广应用。
让贫困老人安度晚年
在丹棱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从2016年5月起正式启动丹棱民政居家养老项目工程,为全县3100名60周岁以上“三无”、“五保”、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和独居老人,搭建12349居家养老在线服务中心平台,建立老人信息资料档案,配备老人身份识别卡,为每位老人提供智能定位,一键呼叫,紧急救助,在线慰问、关怀、咨询、帮助的线上服务,同时联合县民政局组织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上门开展体检、洗澡、打扫、做饭、家电检修和紧急救助等线下服务。根据老人手机具备GPS定位的功能,配合老人身份识别卡可准确定位老人位置并实施紧急帮助。
截至目前,移动在丹棱县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3712人次,全县服务对象覆盖率达100%,其中岐山村就有16名老人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关爱。
让贫困农村治安更完善
贫困农村治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百姓和政府,在当地县政法委的领导下,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借助自身网络和技术优势,启动了“雪亮工程”建设。按该计划,2016年底前将建成包含岐山等四个贫困村在内的16个村共计96个监控点位,100%覆盖重要村镇路口。
雪亮工程是省、市政法委牵头开展的农村公共安全管理项目,项目在乡村主要道路口、人群聚集地建设高清摄像头,是以固定视频监控、移动视频采集、视频联网入户、联动报警系统为基础,以县、乡镇、村三级监控平台为主体的信息服务项目。
“雪亮工程”通过三屏(电脑、电视、手机)互动实现。在电脑端可实时观看、历史图像调用、报警信息联动处理、视频语音对讲四大功能。在机顶盒端可实现实时图像观看,一键报警、应急广播收听、新闻浏览等功能,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参与治安管理和突发事件寻求帮助。在手机端可实现监控图像随时随地查看、报警信息随时随地上传及处理,实现治安事件快速处理。
在眉山东坡区七里社区33岁的村民王冬梅家的杂货铺就安装了雪亮工程的高清摄像头。她告诉记者,现在家里老人带小孩出去玩自己再也不担心了,因为可随时通过雪亮工程的电视屏看到家人的实时视频。 华西都市报记者且菲
新闻推荐
□王泽会本报记者文铭权对于一种单个售价仅一元钱左右的小吃,能否将其做成一个大产业,甚至发展壮大为一座产业新城,成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的有力支撑?9月6日,丹棱县首个冻粑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