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老人开展法制宣传。
志愿者为老人讲解法律常识。
本报记者 蒋萍 熊莉 文/图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眉山市积极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全力为老年人幸福撑起保护伞。
【案例】
老人居无定所 合力调解得解决
今年8月中旬,丹棱县老龄办向全县各乡镇下发了老年人赡养情况摸底调查表,从摸底调查表了解到,该县张场镇廖店村3组的老人解某夫妻无房居住。
据了解,解某和妻子都已70多岁,育有1儿3女,夫妻俩一直随儿子生活,3个女儿定期看望,给他们一定的零用钱。随着儿子儿媳新房的建成,儿媳妇却死活不让两位老人搬进新房。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只好居住在未拆建且已成为危房的偏房里。
究其原因,解某好酒,酒后言语出格,儿媳妇性格好强,两人常因家庭琐事,互相对骂,甚至大打出手。解某的儿子寡言少语,性格懦弱,对父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以致事态恶化,镇、村干部多次进行调解未果。
“老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保障,还有什么幸福可言。”8月26日,丹棱县民政局、老龄办联合县司法局、电视台、张场镇镇政府、张场镇派出所对这起赡养问题进行了公开调解。该县老龄办负责人搬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将其中的第十六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念给老人的儿媳妇听。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说教,老人和其儿媳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儿媳妇表示愿意将老人接到新房居住。
【举措】
开展法律服务 维护老年人权益
据了解,为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人安享晚年,眉山市认真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展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着力健全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体系,老年人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建立健全了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组织。眉山市创新建立了老年人便民服务窗口,市及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开通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老年人服务窗口”实行专人接待,配备必要用品,设置专门标识,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零等待”服务。简化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程序,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查、优先指派,发挥“12348”法律服务专线和办公电话作用,变“开门等援”为“上门助援”,方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法律咨询服务。
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完善市法律援助中心、区县法律援助中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四级一体”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快获得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组建了老年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队伍,负责参与涉及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调解、仲裁和法律咨询活动,着力解决医疗、保险、救助、赡养、婚姻、财产继承和监护等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问题。
加大老年人维权宣传。眉山市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将老年维权工作深入到老年基层组织、老年学校、农村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城镇福利院、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等老人聚集点进行广泛宣传;着重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婚姻、赡养、继承、社会保障等方面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充分利用开展法律援助专项维权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同时,通过现场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娜娜)月日,四川广电网络首届全民广场舞大赛百城突围赛丹棱赛区选拔赛在丹棱县大雅广场激情开赛。丹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何文华出席活动。来自丹棱各社区、乡镇的支队伍余名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