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村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引起了参加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培训人员的浓厚兴趣。 本报记者 彭林 摄
胡靖华 本报记者 李成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刚刚走上正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又要上马,环境治理确实没有“休止符”。眼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尚处起步试点阶段,试点工作被列为今年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大重点之一。
农村生活污水到底咋个治?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创建试点的丹棱县,探索出“以城带乡、以供促排、城乡一体、全域治理”的治理模式,最近引起省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部门热切关注。摸着石头过河的丹棱试点
2016年3月,丹棱县正式被国家住建部列为首批100个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创建试点。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随即将丹棱县列为省内第一个实践点。农村污水治理示范项目成为丹棱县“十三五”期间一项具有全局性、引领性、首发性的重大民生工程。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当时我们确实没得经验。450平方公里山河,山区、丘区、坝区各占三分之一。主要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程度有多深?治理标准是什么?治理工艺选哪种?落脚到乡、村、社、户咋个操作?一系列问题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丹棱县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调研摸底,宣传动员,咨询专家,四处考察,现在算是把思路、模式、机制基本上搞清了。”
首先搞清楚“思路、模式、机制”,而不是在钱的问题上畏难徘徊,这是丹棱推进开创性工作的一贯作风和气魄。该县很早就开始实施以“两池六改一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水污染治理便是重中之重;前几年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其首创的“龙鹄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切,都来自于锐意创新。
通过半年多来的实践,丹棱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探索出了“以城带乡、以供促排、城乡一体、全域治理”的治理思路,独到之处在于因地制宜地将供排水、农村污水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和农村环卫等四个方面统筹起来规划设计,实施综合治理、全域治理。
同时,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全面实施包括丹棱县城镇和农村供排水、流域治理和环卫事务等在内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引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国罐”、“净化槽”等适用型处理工艺和设备,推动全域污水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快速搭建。首期实施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5.8亿元。三大亮点呈现阶段性试点成果
9月20日,该县龙鹄村5组一村民指着河边钓鱼的人群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年把垃圾污水一齐整治,河里面不再有垃圾漂浮,没得了腥臭味,鱼虾又多起来了,以前那种清亮的村边小河味道又回来了。儿女再三喊去城里养老,我们现在有点舍不得哟!”
半年多来的集中治理,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水清村美。
就目前试点运行的情况看,“丹棱模式”有不少阶段性成果亮点值得关注。
——三二一模式,治理养殖粪污直排顽疾。
针对散养户畜禽粪便直排、流域污染严重等现象,该县探索出了养殖粪污“三二一”治理模式——建设沼气池、干粪池、沼液收集池“三池”,实现减粪、减液“二次减量”,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
目前已直接投入整治资金650多万元,新建沼气池140套、干粪池1535口、沼液集中收集池5口,通过干湿分离,转运干粪和沼液,实现“二次减量”。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把农户自行施肥剩余的“三池”粪液收集后用于浇灌,干粪则转运到润农生物公司制造有机肥。
同时,强化监管,依法治污。全县划出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严格审批,杜绝新的污染。养殖户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丹棱河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超标项目明显下降。
——集散结合模式,治理场镇和农户生活污水。 在场镇所在地和农户聚居点,配建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相对分散的居民点,配建人工湿地池、污水净化池。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域处理。
截至8月底,该县已投入项目资金6400万元,建设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座,新建或改建人工湿地池3323套、污水净化池3832口,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8公里,新建农村污染治理综合利用经济型温室1个、生态沟渠及生态河流1200米。 目前全县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60%左右。村头场尾,房前屋后,从此不再污水横流。 ——保护性开发模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该县统筹生态保护、农民增收、旅游观光三大板块,深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目前在双桥镇梅湾村已经启动首个试点项目。以梅湾湖为核心,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类标牌、界牌8个,建立水源保护隔离防护网3165米,累计实施水土保持工程8平方公里,建成总长21公里的农村生态观光环线,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今的梅湾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
引起省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部门关注 9月19日—20日,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特意把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培训会,选在丹棱来举办。
与会人士通过会议报告、专家讲座、交流座谈,观看工艺设计与技术应用展板,现场观摩设施设备配置和运行处理,全面了解丹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一年来的进展和经验,纷纷表达点赞和组织人员前来学习取经的愿望。 省环境治理办主任何国林称,在四川省3个国家级试点县、7个省试点县中,眉山市丹棱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无论领导重视、社会参与,还是试点规划、治理方式、治理工艺,都是全省工作开展较快较好的县,探索合实际、有深度,思路和操作模式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姊妹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它侧重于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的成分清除、降解做无害化处理,从而达到回用及环保降解排放。
“丹棱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验证、完善工作要做,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一体化运作、委托第三方监管等方面操作机制还有待细化,但丹棱实践为眉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了个好头。”市环境治理办负责人表示,“各区县环境治理办要向丹棱看齐,学习丹棱试点经验,结合各自实际早作调研谋划,主动为整体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做好准备。”
新闻推荐
给“位子” 有“面子” 得“里子” 严“尺子” 丹棱:宽严相济培育“蜜蜂型”基层干部 任珂 刘彦汐 本报记者 邱文清张成锋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基层干部,特别是身处一线的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是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