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苏庄林: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农业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16-08-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不怕价高,就怕货不好。”“图的是安全,吃的是放心。”日前,众多游客在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官厅村生猪养殖点采摘由猪粪浇灌成熟的脆红李时表示。

据生猪养殖点负责人苏庄林介绍,原本只是试着把猪粪用来浇灌脆红李,没想到李子刚一成熟,就被订购生猪的客户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一抢而空。

为什么要用猪粪来浇灌李子?苏庄林告诉记者,种李子并不是他的本业,甚至养猪也不是,医生才是。原来,2014年,从医8年的苏庄林决定弃医从商——养猪。“病从口入,我要回过头来抓食品质量安全,从源头着手,让人们不得病或少得病,拥有健康。” 苏庄林说道,“我先想到米,再联想到‘米——稻——肥——猪\’,种水稻要肥料,那么能不能不用化肥,用猪粪来种水稻呢?可现在的猪,大部分吃的是配合饲料,要想改变,就得从传统的养猪方式改变。”

说干就干,苏庄林把自己的想法与农户罗孝均交流过后,双方一拍即合,首次合作饲养了118头猪。为了让人了解他的养猪法,苏庄林在养殖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通过互联网,在手机上装上一个客户端,随时打开都可以看见生猪的实时动态。一次,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的王老师经朋友引荐,到现场考察后,当即订下一头猪,苏庄林自豪的说,“现在,她是公司的老客户了。”

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和朋友的宣传,让原计划第二年只发展500头猪的苏庄林,不得不又发展了8个养殖点,增加到1200头猪才算基本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目前,苏庄林的生猪养殖点已经扩展到62个,常年存栏量达6000多头,90%以上的生猪都是通过互联网整只订购,不足10%的产品仅供专卖店提供鲜肉。

据苏庄林的介绍,下一步,他将逐步扩大规模,发展猪的下游产业,如餐饮业、农业观光旅游业,用猪粪浇灌农作物如粮食、水果、蔬菜等。让越来越放心的食品,猪肉、粮食、蔬菜、水果走上餐桌,不忘初心,实现梦想。

(刘敬宗 本报记者 苏文保)

新闻推荐

桔橙产业:让丹棱“果色”生香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全国果茶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了丹棱桔橙产业形象。梅湾村桔橙产业基地。“这次全国性的会议在丹棱召开,对提升丹棱桔橙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起前不久农业部在丹棱主会场召开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苏庄林: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农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