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国在山中巡逻。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他把青春献给了大山,长期守候在丹棱西部国有林场,做“生态屏障”的守护者。当万木屹立苍山时,他却像一棵小草,默默隐匿在巍巍山林之中。他,就是马应国。
马应国是丹棱县国有林场场长,也是一名普通的护林员。18年中,他扎根基层,始终以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努力做到无私奉献、团结奋进。18年守护,他把那片绿色,作为留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而“千值万值”,也成为了他对自己坚守林场人生的铿锵回复。
扎根林业
无私奉献洒心血
“从第一天当护林员开始,我就明白,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我的职责,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马应国说。
无私奉献林业建设和忠于林业事业的崇高精神,是马应国绿染青山的力量源泉。在林场的日子,除了种点菜,养几只鸡,他几乎每天都是靠巡山护林、开垦荒地、植树育林来度过时光。从事林业工作18年,他走遍了丹棱西部国有林场的每一个山头,每一道沟。对林场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状况、有什么树种,他都一清二楚,从不含糊。
工作之外的时光,他仍然付给了林场。他热爱学习、善于总结,长久坚持翻阅林业科技书刊,钻研林业实用新技术,倾注心血为林业科研默默耕耘。在同事们眼里,他是一个业务精湛、平易近人、宛如兄弟的人。每当遇到难攻克的棘手问题,找他,总会得到最妥贴的解答。
就这样将播绿情节化作春泥,马应国呵护着一片片森林,用心血和汗水播绿了山山水水。由于任劳任怨、技术过硬,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 “8·19”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尽心尽责
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马应国深刻理解这一道理,也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自己的保护工作。
“星星一点火,可毁万木林。”森林火灾是无情的,面对森林防火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繁重任务,他没有说难,也没有说苦,而是带领大家常年在林区忙碌。这样单调而重复的生活,一做就是18年。他甚至每年春节大年三十都奋斗在一线。
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他和同事们从宣传入手,通过书写、张贴标语、树立标牌、发放公约、走家串户等多种形式,对周边农民群众进行《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的宣传。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提高了爱林护林和保护生态的意识,在林缘村组中形成了“森林资源、严禁破坏、护林防火、警钟长鸣”的浓厚氛围,为护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马应国的带领下,林场人由砍树人变成了造林人、护林人。渐渐的,林场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郁郁葱葱。
创新实干
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林场地处总岗山脉,林区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场部不通公路、林区管理房摇摇欲坠,这些都被马应国看在眼里。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改变林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这些制约着林场的生态保护建设和经营发展的因素。
在林场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马应国带领林场员工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精神,身体力行投入到建设当中,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先后改善了林区供电线路4000米,建设了场部连接外面的林区公路2.5公里,改善了林区生产生活用房2056平方米,安装了村村通电视接收器,改善了林区的饮用水条件。经过近5年不懈的努力,林场的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论是作为党员,还是作为大山的儿子,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面对众人的赞誉,马应国这样说。而回首风雨历程,他将“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仔细放进心里,因为守护这片林场,打造秀美山川,都需要它们。
新闻推荐
交叉执法检查 抓实安全生产 ——市安监局开展安全生产交叉执法专项行动
交叉执法检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推动了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本报记者张玉文/图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