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期间,黄文(前)走访查看灾情。
彭艳芳(左)走访贫困户黄科良。
指导技术、检查产品质量是凌瑞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
黄金亮正在查看果园里李子的长势。
倪伟(中)积极发挥党员作用,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
激励先进、弘扬正气,学习榜样、树立新风。6月30日,丹棱县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表扬大会暨“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活动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层层遴选推荐、县委研究审议的3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74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
近段时间以来,记者深入基层,通过采访部分优秀共产党员,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良的精神品质,以掀起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吃苦肯干 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黄 文:
本报记者 彭林 文/图
7月16日,在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见到黄文时,他正忙活着村里发展产业的事情。
今年31岁的黄文,是丹棱县委办公室信息股股长,2015年8月至今,任廖店村“第一书记”。“到廖店村上任那天,路途的遥远、狭窄的村道和传统的农业生产,着实让我惊讶。”黄文说,起初乡亲们对他产生了无尽的猜测和质疑,认为城里干部吃不了乡下的苦。
与村“两委”干部深入沟通;用自己的积蓄买摩托车;走遍全村所有贫困户,掌握每一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建立详细的脱贫攻坚行动到户台账,为他们量身制定出了脱贫计划……一次次与群众深入交流,一遍遍奔跑在田间上,黄文用时间和行动获取了大家的信任。村党支部书记刘兴贵赞许地说:“这个下派干部不简单,沉得下来,吃苦肯干,肯定干得起事。”
为解决廖店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村上产业零星,贫困群众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思想封闭保守的问题,黄文带着村“两委”干部争取项目资金,打通了廖店村与大木河村之间的断头路,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他利用党群集中活动日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和农技培训,组织村民代表到梅湾村、狮子村等经济发展好的村参观,让村民亲身体会差距、转变思想,几次活动下来,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发展产业。
“产业发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因户施策,根据每户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脱贫方案。”说起发展产业,黄文自有一套方法。针对家里场地宽阔但腰椎受过重伤的村民胡仕林,黄文帮助他申请了2万多元养殖工程补助项目资金,修建了100㎡的羊圈和20㎡鸡舍;针对有5亩茶园和有养殖长毛兔经验,但因病致贫的村民解泽均,黄文帮助他申请大病医疗救助、整修养殖圈舍、联系茶叶经销商畅通茶叶销路……
如今,在黄文的带动下,廖店村已发展脆红李380亩、核桃300多亩,新修长毛兔舍4000多个、羊圈400㎡、鸡舍950㎡,成立了丹棱县廖店长毛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丹棱县中雅茶叶专业合作社。“接下来将继续鼓励村民们科学发展种养殖业,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村级阵地功能,带领廖店村村民脱贫奔小康,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黄文说。
满腔赤诚 一片真情暧村民
彭艳芳:
7月18日傍晚,见到彭艳芳时,她正在丹棱县石桥乡黄山村走访贫困户黄科良。“你家的土鸡快出栏了吧,我回去后联系一个收购商来给你买了。”彭艳芳与黄科良促膝交谈着。
记者留意到,在黄科良家的正门右上方,有两张特别的“连心卡”。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让村民尽快地熟悉自己,一到黄山村工作,彭艳芳便把自己的工作照和联系方式印在了“连心卡”上,然后挨家挨户地走访贫困户,并把连心卡贴在村民家中。如今,连黄山村的垃圾中转站的瓷砖上也粘贴上了“连心卡”。为此,不少黄山村民和彭艳芳开玩笑说,“彭书记,你都成了我们黄山的形象代言人了!”还有一些村民开玩笑道,“彭书记,你都成‘门神\’了!”对于这些评价,彭艳芳一笑了之,觉得自己的“意图”实现了。
每天一早,彭艳芳就会来到村委会,尽心尽力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黄山有四个最,人口最多,海拔最高,面积最广,村民分散最宽。”自从成为黄山村“第一书记”以来,彭艳芳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她的微信朋友圈也早已被黄山的山山水水、村情村貌所占据,朋友还曾开玩笑说她“嫁”到了黄山。在彭艳芳工作热情的感染下了,原单位的领导开始关注黄山的发展。
村里一对夫妻深夜里吵架,打电话让她调解;下雨把村里排水沟堵了,村民发现后第一时间通知她……自从当了“第一书记”,彭艳芳一直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的习惯,时刻关心贫困户吃穿冷暖,关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村民增收致富。据了解,今年气候异常,很多枇杷种植户收入惨淡。在彭艳芳的帮助下,一位村民的枇杷通过电商卖上了好价钱,收入了3万余元。
“彭艳芳思想政治觉悟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遵纪守法,对基层工作充满热情,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爱岗敬业、作风扎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标杆。”采访中,同事们对彭艳芳赞誉有加。
本报记者 赵娜娜 文/图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凌 瑞:
用行动诠释党员先进性
7月19日下午,凌瑞和往常一样在丹棱县明宏光学有限责任公司压型车间内来回穿梭,帮助工人解决技术难题,调试设备、示范操作,检查产量……
虽然车间内是40℃以上的高温,而工人们却依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真的是多亏了‘凌头\’,我们才能静下心来专注做事。”一名工人笑眯眯地说,“遇到问题找他准没错,有他在我们都很安心。”
凌瑞今年刚满30岁,是厂里的年轻骨干,也是压型车间的工段长。虽然车间里的大多数工人都比他年龄大,而年轻的他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除了过硬的技术和相当的组织管理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担当和责任。这一点与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是密不可分的。“党员身份于我而言,不是花哨的言语,而是朴实的行动,是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的专注坚持,不断雕琢,奋勇争先。”凌瑞说。
为什么入党?凌瑞说,主要还是受吴劭之的影响。吴劭之是明宏光学的负责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凌瑞口中的伯乐和导师。从2003年开始,凌瑞便跟着吴劭之学技术,从一名普通的工人,逐渐成长为带领近10人的班长,再到如今的车间工段长。“肯学肯干”是吴劭之对凌瑞的评价,而除了学技术之外,凌瑞也在吴劭之的身上学到了做人的品质,对党的坚定信仰。2015年7月,在吴劭之的带领下,凌瑞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时激动的心情让凌瑞直到现在仍然记忆深刻。“从那天起,入党誓词镌刻进了我的心里,时刻谨记,不敢忘、不能忘。”凌瑞坚定地说。
入党前和入党后有没有什么区别?更大的责任、更强的担当、更严的要求是凌瑞的感受。凌瑞初中毕业便辍学了,后来,他不仅自学了高中知识,还学习了光学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提升,成为了厂里数一数二的技术能人。如何提升品质、如何提高效率一直是盘旋在凌瑞心头的两大问题。认真钻研技术时,凌瑞可以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他就是一个技术狂魔。”工人们这样评价。如今,高难度的产品,甚至车间内的工人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点,他总能攻破。除了不断提升自我之外,凌瑞心中还始终牢记着党员的带头作用,在他的带领下,车间工人的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好评,所在的车间也先后获得了县、市、省、国家级集体荣誉。
目前,明宏光学正在钻研稀土材料的研发技术,希望通过创新科技,进一步提升品质,这也是凌瑞一直想做的事情,近段时间,他一直在思索和尝试,期望能够为研发尽一份力。
“退”而不休 扎根基层服务乡亲
黄金亮:
7月19日正午时分,来到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共产党员黄金亮家时,一块印有“双文明户”的匾额便映入记者眼帘。
“双文明,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只有两方面都达标了,才能评上双文明户。”66岁的黄金亮说。据了解,几乎每年黄金亮都会被评为乡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并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华诞之际,我第一次去县城领奖,看到了气势浑宏的大雅堂和丹棱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黄金亮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党龄已经有29年了,做村干部也有20多个年头。”1987年,黄金亮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他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担子更大了。“实干出真知,成绩都是干出来的。”黄金亮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冲锋在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全心全意为村里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勤跑腿”。
“你们刚走的这条路就是黄金亮带头修建的,虽然只有300米,但却费尽了心血。挖掘机挖了土坯路3年后才能硬化。为了让路能够顺利硬化,他比其他村民家多出了7000元钱,但他毫无怨言,第一时间把集资款付给了承包商。”谈及黄金亮,村民袁兴凯便竖起了大拇指。
2004年,黄金亮主动“退位”,让年轻干部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如今,虽然已年过花甲,但黄金亮和老伴还种了15亩土地,种满了脆红李、冰糖李和油桃。为了继续为当地群众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退”而不休的黄金亮一有时间,就会无偿为村里年轻人传授果技。
“他当过6年村主任、15年党支部书记,还养过蚕,包过工,一直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人老了也一刻都闲不住,有些村民解决土地边界纠纷,也老爱找他解决;他还不时给村组干部建议,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采访中,黄金亮的老伴对其“抱怨”道。
本报记者 彭林 文/图
倪 伟:
贴近一线 实在服务
“倪总给我们送来了鸡、饲料、盆子,还有清油和大米,年纪轻轻就做了很多好事,真是感谢他哦。”丹棱县石桥乡黄山村9组贫困户陈传伦口中说的倪总,是丹棱县互联网+电子商务孵化园里的一家电商公司的合伙创业人,名叫倪伟,是90后,有着自己的水果基地。
和同龄人相比,倪伟的身上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十分干练。“能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真是很荣幸。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倪伟说,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作为党员不忘的宗旨。
倪伟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7月4日晚至6日,丹棱县遭遇暴雨袭击,双桥镇辖区内河水暴涨,山体塌方,道路阻断,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了解到受灾消息后,倪伟迅速行动,立即赶赴贫困户陈传伦的家里,帮助其抢险救灾,全力保障陈传伦一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后,他还多次看望慰问当地的受灾贫困户,了解他们恢复生产生活的情况,并为他们送去大米、鸡仔等物资。
倪伟不仅对贫困户生产生活十分关心,而且还利用公司的平台免费组织农民工销售转型培训。2015年年底,石桥乡元山村水果遭受霜冻,为了减少果农损失,在与该村“第一书记”潘国荣沟通交流后,倪伟答应免费为大家指导水果冬季管理技术和培训新的销售模式。通过电商培训后,许多果农打开了思路,知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水果比自己用传统销售方式更节约劳动成本,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倪伟与有意向的果农签订了意向协议,承诺帮助他们高于市场价格来收购他们的水果,促其增收致富。
在发展自己公司的同时,倪伟还以实际行动无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赢得了村民、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很热情,对人很好,做事踏实,很实在,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幽默,很有亲和力,跟着他干事业有着不一样的感觉,让人有一种归属感。”
带着大家的认可和信任,倪伟继续在奋斗的路上。“创业初期难免会困难重重,怀揣梦想,带着仁爱之心坚定地在这条路上前进,会有比成功更大的收获。”倪伟说,目前公司运行良好,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水果基地的管理和建设,为公司电商平台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讲诚信,让消费者满意、放心,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将不忘初心,严格以共产党员的身份,笃定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娜娜)近日,丹棱县仁美镇制定三项举措,切实抓好农村道路安全工作。强化组织,高度重视。该镇与辖区8个村签订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一名村干部分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
丹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