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丹心湖公园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
产村相融的狮子新村。 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
风景如画的丹棱黄金峡。
丹心湖效果。
旅客在大雅堂参观。
生态丹棱美如画。(资料图片)
老峨山。(资料图片)
丹棱国道351多色谱景观带。
俯瞰幸福古村。 本报记者 张成锋 摄
大雅堂公园俯瞰。 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
核心提示
连绵的绿色,从深山河谷向乡野、城市蔓延,把大地连成浓绿的一片。
无论是从空中俯瞰,还是行进在丹棱的山水间,你都能体会到绿色丹棱的生态魅力。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实施的“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的统一部署,丹棱立足县情实际,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创新实施“八百湖堰润丹棱”、“八园之城”工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国大雅家园”,让普通百姓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绿海明珠”建设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1%,中心城区绿化率达44.5%,城乡绿化覆盖率达50.3%;“八百湖堰润丹棱”工程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2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9.1%;“百园之市”建设让丹棱建成了全县第一个500亩大公园,到2016年年底将拥有8个公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田园如诗如梦。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一幅山水田园的动人图景,正在丹棱成为现实。
绿海明珠美家园
“绿”是城市的基调
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自2013年全市启动“绿海明珠”建设以来,丹棱围绕绿海明珠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构筑生态家园。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55.1%,生态丹棱成为其一张响亮的名片。
围绕“绿”字,丹棱县大力实施“绿带”“绿肺”“集镇拥翠”“百村绿色家园”工程,以G351线城市干道、环城道路、河渠水系为重点,不断完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将多色谱景观带建设、“绿色基地”创建、园区绿化、库区环湖绿化等有机结合,在沿街、环湖、沿河见缝插绿,见点添彩,形成一幅道路、水面与高层建筑交相辉映的立体油画。
在丹棱,“绿海明珠”还与产业富民、农民增收有机结合。
绿浪翻滚,双桥镇梅湾村景色宜人,村民新居掩映在果园之中,游人络绎不绝前来领略“美丽乡村”的风采。“梅湾村既是果园,也是林园。”村民刘列尧说,大家栽植果树苗木的积极性都相当高,荒山荒坡都利用起来了,既绿化了山林,也增加了群众收入。该县按“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基调,支持主要交通沿线种植桔橙、桃李等经济林木,3年来新发展桔橙等果树5万余亩。
同时,丹棱坚持“水”与“绿”互助互融,沿河、沿渠、沿湖造景,打造景观水系7公里。目前,该县共建立绿色基地80个、集镇拥翠乡镇6个、“百村绿色家园”新村8个,完成通道绿化43.6公里,城乡绿化覆盖率达到50.3%。
由城镇向乡村,由平面向立体,由绿化向美化,丹棱正呈现出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全域产村相融的美景!
“八百湖堰”润丹棱
“水”是城市的灵气
“前两年丹心湖的位置还是很小的水潭,现在水面拓宽了很多,环境变美了,我们都更愿意来河边散步了。”说话的市民杨先初,是一名乡镇水库退休的工作人员,对“八百湖堰润丹棱”工程十分夸赞。
丹棱规划建设丹心湖公园,形成城水相融、绿水相依的生态休闲场所。旧日的水潭变成今天的城市会客厅,生态文明更入人心。
一座城市,坐拥山水,将涌现更多活力与生机。在推进生态建设中,丹棱加强了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坚持将水环境打造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投资2.72亿元,启动思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投资350万元整治丹顶湖,彻底“端掉”了城中的“一盆污水”;投入6800余万元,实施引水入城、引水入镇、引水入村、引水入园“四引”工程56处,整治病险水库21座、山坪塘329座;投入1亿元,对全县7个乡镇全面实施“碧水”工程,探索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二一”模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进度……实现水脉相连,源头水净,形成了绿树成荫、天蓝水绿的美景。
自“千湖之城”建设以来,该县共完成以水美城工程11处、景区造湖工程5处,累计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9.1%。
以“水”为灵魂,保护水环境,做活“水”文章,建设生态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这无疑将为丹棱城市建设带来又一次飞跃。
百园之市绘雅城
“景”是城市的形象
5月的大雅堂公园绿意盎然,迎着和风暖阳,漫步园内,映入眼帘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据悉,大雅堂公园投入超3000万元,是丹棱县第一个500亩大公园。公园包括活动观光区和森林氧吧健身区,设计融合了丹棱乡镇的特色产业元素,全域开放,体现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生之美。
城市建设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是一所城市内涵的外在体现。公园,则是城市建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
为推进百园之市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园林城市建设规范及《眉山市百园规划》,丹棱确定了富有丹棱特色的“八园之城”规划,以促进丹棱早日实现百米见绿、500米见园,山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截至目前,已建成大雅堂公园、丹顶湖公园、逸兴苑、沧浪湖公园。
“6公顷的丹心湖公园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中,3月底整体倒房,进场施工,将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整体节水设计,预计2017年12月完工。”该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建设城区公园的同时,丹棱也特别注重场镇公园建设,完善场镇功能,让“百园之市”建设成果无差别地惠及城镇居民。目前,顺龙乡官厅村避难广场已经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张场镇文化站广场公园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基础工程建设。
公园让生活更具诗意和美好,丹棱正努力打造公园城市,让群众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生态环境,温暖栖居。
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三大工程”为丹棱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看得到蓝天碧水,是最直观、最真切的感受。
“三大工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贯穿始终,最终成为丹棱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这正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的绿色施政理念结出的美丽果实。
民生福祉,润物无声。生态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生活品质。
属于丹棱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敬宗记者熊莉)“这些瘠薄石骨子地,以前种玉米亩产只有600斤左右,收入还不到1000元。如今种桃子,一亩收入在4000元以上。”6月11日,丹棱县顺龙乡官厅村6组村民王强边摘桃子边乐呵呵地说。以前,...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