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万年村主干道旁的养殖场。
骆沟提灌站项目建设现场。
养殖大户杨利的养殖场内,工人正忙着工作。
王伟和村干部一起走进贫困户家中,征求贫困户对托养模式的意见。
万亩核桃基地里,核桃树上挂满了果;进村主干道宽敞平坦;路旁的蓄水池里蓄满了水;多个大型养殖场矗立在道路两旁;提灌站、畜禽污染治理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近日,记者来到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景象。当地村民津津乐道地说,自从“第一书记”来了后,不到一年时间里,村里的环境就一天一变样,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修路引水 打好致富基础
在“第一书记”王伟来到万年村以前,村里严重缺水,干旱时期,村民们到处找水喝;村主干道是一条仅3.5米宽的山路,路窄坡陡弯急……
据了解,为了解决饮水难问题,2015年,万年村共新建了标准化蓄水池13口,基本满足了范围内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需要。今年,万年村还将新增蓄水池20口,集中供水站1处,输水管道10公里,并对3口山坪塘,5公里渠道进行整治,保证村民生活生产用水充足、顺畅。其中,位于万年村2组的骆沟提灌站于今年3月初开工,共计投资25万元,已于4月底建成,满足附近5口蓄水池以及1个山坪塘的蓄水需求,灌溉面积达400多亩。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产业旅游扶贫环线“奔康大道”涉及万年段看到,工人们正忙着清理道路两旁的树木。据了解,该路段预计总投资近3000万,将按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新改建。完工后,将为万年村产业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新的机遇。加上去年9月万年村拓宽至5米,并进行硬化的6.5公里村主干道,万年村的道路交通问题将得到了全面解决。“水、路两大农村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万年村想不富起来都难啊。”谈及近一年来万年村发生的变化,村民任美才激动地说道。
种养结合 建实致富支柱
粉刷外墙,清理垃圾……从今年2月开始建设的畜禽污染治理项目也已进入尾声,几名工人正在现场进行收尾工作。据了解,这一项目共计投资30余万,占地面积1.5亩,建成后可以容纳500立方米的畜禽粪便以及600平方米的干粪,极大地完善了万年村养殖业的后续处理机制。“养殖户处理不了的畜禽粪便可以用管道输送到这里,经处理之后,又可以输送到核桃地里灌溉,循环发展,种养结合。”王伟说道,这一项目是万年村为完善种养互补、长短结合,通过多方考察和学习,引进的新模式。
目前,万年村核桃种植面积达8700亩,其中去年和今年共新发展4500亩,“万亩核桃基地”粗具规模,预计今年核桃产出将达4万公斤;发展山羊、林下鸡养殖大户21家,预计年内将出栏山羊5000头,林下鸡10000只;万年村还成立了3个专合组织,包括山羊专合组织、核桃专合组织、果蔬专合组织,在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抱团作战,有效促农增收。
为积极把握农村电商发展趋势,万年村还申请了注册商标,计划走品牌化路线,打响万年村特色产品品牌。“我们现在已经把网格员送出去培训了,近期就将实现产品上网。”谈及未来发展,王伟信心满满。据了解,目前万年村还在积极计划建设核桃加工厂、核桃仓储基地,力争建成核桃产业标准化生产链。
依托大户 确保精准脱贫
2015年,王伟刚来万年村时,万年村一共有47户贫困户,共计147人,目前贫困户数量还有26户92人。“未脱贫的贫困户多为没有劳动力,或没有发展资金,要在年前实现全面脱贫,任务仍然艰巨。”王伟介绍说。
为实现全面脱贫,村里正在积极创新模式,从依靠村民个人发展产业,转变为依靠村里有一定发展能力的养殖大户,通过托养模式实现脱贫致富。所谓托养模式,是指贫困户将山羊、鸡等交由养殖大户代为养殖,贫困户定期收取分红并可在养殖场内工作赚取报酬。“这种模式解决了没有劳动力,或是没有发展资金的贫困户的发展困境,让每个贫困户都可以脱贫致富。”王伟介绍,目前,万年村正在积极征求贫困户与养殖大户的意见,通过这一模式,每户贫困户一年凭借一组山羊或鸡可以分红3万元左右。
“照现在的发展规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全面脱贫不是梦”。王伟激动地说道,对接下来几个月的工作,他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确保实现全面脱贫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质宣)按照市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要求,6月14日,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绪到扶贫联系村——丹棱县张场镇玉柱村,为联系村党员和市质监局机关一支部党员讲了一堂深入浅出的“两学一...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