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华(右)与同事查看山坪塘水位上涨情况。
【前言】
今年6月是全国第37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安全生产素质”。安全生产事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牵涉着每个家庭的稳定幸福。夏至已到,炎热的天气已经成为常态,而安全监管岗位上的人们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自身职责。不管天气如何,他们依然守护着每个生产环节,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让我们走进这群平凡却又不普通的人们身边,听听他们的故事。
6月6日晚,丹棱县普降大雨,丹棱县顺龙乡安全监督员何云华连夜给乡里各个村庄的负责人打电话,嘱托他们密切关注本村的地质灾害点,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转移群众。
从2009年来到丹棱县顺龙乡工作,何云华就一直踏踏实实地立足自身岗位,细无巨细地做好每一项事关顺龙乡百姓的安全工作。“安全是大事,为全乡老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是我的责任。”当谈到这些年的工作感触时,何云华表示。
将群众安全放在心上
6月7日8时许,何云华驾车来到顺龙乡,与自己的同事一起,沿着顺万路检查大雨过后的路况。
“顺龙乡总共有14个地质灾害点,如果遇到大雨,比较容易滑坡。”何云华熟练地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不到十分钟,何云华就发现有2个地质灾害点出现了滑坡现象。每次,何云华都下车仔细检查、记录灾害情况。“在汛期,要做好雨前险情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检查的工作。”说起汛期的安全工作重点,何云华头头是道。
在柏木村的滑坡点,何云华遇到村民杨婆婆,并耐心劝说她尽快搬离地质灾害点。“这处地质灾害点危害着群众的安全,经过劝说,村民们基本已经搬到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有4位年纪较大的村民,因为舍不得老宅,一直住在那里。”何云华介绍说。
“每到下大雨的时候,小何就会通知我们及时转移。”何婆婆说,何云华来到这里7年,便这么坚持了7年。
当检查到万坪村的骆大坪山坪塘时,何云华走过陡峭泥泞的山路来到塘边,仔细观测、记录水位变化。“顺龙乡有108口山坪塘,4座小水库,在汛期,都是重点关注对象,以防出现决堤危害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多年奋战在安全一线
每到5月至10月汛期来临,何云华便奋战在防汛的第一线,用忘我的精神,与顺龙乡群众一起,安全度过汛期。
2010年8月15日,丹棱县普降暴雨,大部分地方发生了洪水灾害,顺龙乡范围多处发现不同程度的险情。8月19日,顺龙乡公路上水漫到了人的腰部,顾不上啃一口从街上买来的大饼,何云华立刻奔赴水位上涨凶猛的黄家扁水库。
考虑到下游42名村民的安全,何云华又立即向乡党委、政府汇报情况,然后和相关负责人一起赶到现场,动员村民撤离到安全区域。
当晚,黄家扁水库水位不断上升,漫过了堤坝。何云华与群众一起,抓起锄头等工具,试图挖开堤坝,疏通洪水。天上暴雨不断,地上奔流的洪水冲刷着大家的身体。直到凌晨2点,在大家的努力下,泄洪道终于被打开了。
2013年8月,暴雨来袭。一天凌晨3点,电闪雷鸣、暴雨如注,何云华想到官厅田坝头地质灾害点有16户人,这16户、65口人正面临着危险!他马上打电话给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让他们及时转移群众。随后,何云华立即赶到现场,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将所有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7年来,为了做好顺龙乡的安全工作,何云华的足迹遍布乡里的角角落落,他用真诚的服务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7年间,他有很多次机会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但他都放弃了。“为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我感到安心,未来我也将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将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何云华表示。
新闻推荐
认真检查电梯,确保安全生产。本报讯(记者赵娜娜文/图)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近日,丹棱县工商质监局在丹棱县某医院组织开展了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演练主要分为集中观看电梯安全事故警示教育...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