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当事人
讲述人:文德祥
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3组村民
1月15日下午5点,文德祥刚刚结束当天的排练,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急急忙忙走向厨房,“赶紧弄饭吃,晚上6点多还有人来广场上跳坝坝舞,我负责给他们放音乐。”
2014年以来,文德祥的生活几乎就是这样的节奏,他家两层小楼的一楼和门外院子都被他辟为村里人的文化大院。如今,“德祥文化大院”已成为小河村村民的“公共客厅”。
文德祥有关文化大院的创意始于2011年。“村里人除了看电视、打牌,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活动。”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文德祥灵机一动,将一间100平方米的村办公室打造成村里的老年协会活动室,“设施设备简陋,只简单地放了些象棋和书报。”
2012年,村里建起“农家书屋”,有了几百册书报“扎场子”,文德祥的活动室一下子多了不少“书卷气”。2014年,以养猪为主业的文德祥通过养殖每年收入10多万元,可就在这一年,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家里的养猪场拆掉,投资20万元,改建成村里的文化大院。
2015年,文化大院开放一年来,不仅全年全天候免费开放,还催生了老、中、青3支民间文艺队伍,100多名村民加入,成为文化大院的“中坚力量”。文德祥得意地告诉记者,文化大院除了每月28日固定举办村里的“老年活动日”之外,还举办了4场大型文艺演出,每次都吸引了周围村子1000多名观众来观看。“每场演出前,丹棱县文化部门都要派文化专干来指导排练,大家的水平越来越专业了。”
眉山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科长孙洪雅介绍,在文德祥这样的民间文化能人的带领下,丹棱县很多村子都有了文化大院,各种形式的草根文艺队伍活跃在各个乡村。
(本报记者 李思忆)
新闻推荐
依托“三张清单”厘清“两个责任”本报讯(记者袁丽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政府“三张清单”如何结合?眉山从“细”上下功夫。6月1日,在丹棱县召开的“依托三张清单、做实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