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棱县丹棱镇,有一座龙鹄山。此地山势奇绝,远看似一巨人端坐群山中,周围有数十座“磕头山”绕山拱伏。山上有被誉为“川西盆景”的龟峰、被当地人称为“夫妻树”的千年银杏树。山下有湖面40亩的雁湖,湖宽水深,常有大雁、野鸭聚集。
当地人传说,龙鹄山原名龙鹤山,而改名的原因,竟是南宋孝宗皇帝的一次笔误。
据说,孝宗皇帝某天洗脸时,金盆中浮现青山一座,一连几天均为如此,皇帝甚是惊诧,上朝时向朝臣描述自身所见,礼部侍郎、大学士李焘奏禀:此山正是家乡丹棱龙鹤山!皇帝欣喜不已,当即御书“龙鹄山”三字,命李焘回乡为此山立碑。没想到孝宗皇帝一时疏忽,将“鹤”误写成“鹄”。碑立起来,人们便将“龙鹤山”改称“龙鹄山”。
龙鹄山不仅是我国西南佛教圣地,也是西南著名道观之一,遗存至今的古迹,以“一道一洞一祠一刻”最负盛名。
“一道”为“丹马盐铁古道”,始建于隋唐,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曾是出川要道。“一洞”为“龙涎洞”,因形似龙洞,洞中常年清泉流淌似龙涎,故而得名,相传为南宋女道士成无为修道处,洞内石桌、石凳、石床、石水缸一应俱全。“一祠”为“三相祠”,是“一门三丞相”的李焘三父子祠堂,如今尚存李焘手书“巽崖书屋”巨型石碑遗址。“一刻”为唐代摩崖石窟造像群像,共有造像89龛(窟),大小人物雕像780多尊,均为道教、佛教和道佛合龛造像。
近年来,丹棱县将龙鹄山融入丹棱桃花源景区,逐渐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丹棱历史、认识丹棱文化的重要窗口。
沈春妹 本报记者 袁丽霞 整理
新闻推荐
依托“三张清单”厘清“两个责任”本报讯(记者袁丽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政府“三张清单”如何结合?眉山从“细”上下功夫。6月1日,在丹棱县召开的“依托三张清单、做实两个责任”工作推进会...
丹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