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宗 本报记者 吴平
7月6日一大早,丹棱县农业局袁兴亮就接到两个咨询技术的农户电话。他笑道:“不用领导天天查岗,不用打卡按手印,农民都给我们记着考勤呢。”
这位被农业局同事称为最受村民欢迎的农艺师,2014年被评为丹棱县十大优秀人物并当选县政协委员;如今又自掏腰包买了土壤酸碱度的速测仪,带头响应国家耕地土壤改良计划,在当地掀起了测土配方、提高土地质量的热潮。
培训接地气总结“妇女栽培法”
袁兴亮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丹棱县农业局从事果树栽培技术推广。
“果农对生产技术还有果子品质的追求两级分化特别严重,一些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特别上心,对品质精益求精,对技术需求很迫切;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兼业农民了,种点什么都很随意,不上心。”袁兴亮说,“以前,学农技大部分是年轻人,现在主力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妇女。”
如何让这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民群体,准确、高效掌握技术?袁兴亮对此着实下了番功夫。
“老人和妇女,更喜欢直观的学习,于是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幻灯片和图片,代替以前的课本教材。此外,还增加了在田间的实际操作,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能上手。”袁兴亮还量体裁衣编制了 “妇女果树栽培技术”。“以前,村民留着果树枝条舍不得剪掉,觉得能多结果,导致林间道路也没有,穿裙子都要扯破;现在我们的技术要求留出宽大的走道,可以让果树受光更充分,穿裙子干活也得行。我就形象地称这套技术叫妇女栽培技术。”
为了让培训课更有吸引力,以前村委、乡干部组织学习,袁兴亮都要拉上一些农资经销商提供产品样品,或者学习中加入互动环节,问题答对了有奖品。现在,更多的是种植大户发出邀请,点对点地进行针对性指导。由于讲得实在,听着生动有趣,邻近其他区县的农民也请他去讲课。
购买速测仪带头进行土壤改良
今年初,农资经销商手里的一个叫速测仪的小玩意吸引了袁兴亮的兴趣:插进土里几秒钟,立刻就能读出土壤的酸碱度是多少。
丹棱县农业局一直在用传统的PH试纸,其精确度有限;把土壤带回实验室检测也不是很方便。袁兴亮便自掏腰包从北京网购了一台速测仪。今年春夏之交的时候,丹棱县部分地区因干旱等原因,水果出现严重问题,掉叶掉果。袁兴亮的速测仪派上了用场。
“没想到这块地的土壤PH值是3.24,太酸了!”袁兴亮说,柑桔、葡萄等果树类适宜的PH值是5.5-6.5。袁兴亮建议种植户可以按照土壤酸化程度,按比例施用专用的土壤调理剂,既能有效调节土壤酸度,还能有效补充微量元素。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配方,袁兴亮还曾自己掏钱买药、肥料,免费送给农民,按照他的思路做配方实验。成功之后就大面积推广;失败了,就个人承担亏损。“这不是主要的,大部分时候,还是由农资经销商提供样品,我们负责技术指导。”袁兴亮强调他做的都是份内的、应该的。
袁兴亮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诊断了症结,解决了问题,看到村民的眉头舒展了,对他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新闻推荐
4月16日,在被漫山遍野桔橙树包围的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2组的半山坡上,农民梅旭祥开办的梅湾湖乡村度假酒店热闹非凡——来自成都锦江区的刘忠国在这里举办婚礼。这里距离成都10...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