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书记,您这么早就到了哦!”24日一早,当丹棱县扶贫和移民局局长尤高均走进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与村支书、村主任商议脱贫计划时,不少村民就围了上来。4天前,尤高均成为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时就来过一次,岐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定超十分高兴,“有尤局长来做 ‘第一书记\’,相信我们村的省定贫困村帽子可以早点摘掉了。”
5月20日,在丹棱县召开的第二批“第一书记”见面会上,有52名县级部门“一把手”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比3年前首次选派“第一书记”时增加了18人。首批34名“第一书记”中,除了9名因工作岗位调整、退休或调离丹棱外,其余25名均继续担任第二批“第一书记”。
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说:“促使县委增加选派名额和让第一批继续担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第一书记\’成了农村‘香饽饽\’,各村都竞相要求县委给他们选派‘第一书记\’。”
2012年,丹棱县委首次选派34名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进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3年过去了,“34名‘第一书记\’共帮助所在村解决遗留问题570个、每个村实施项目平均达3个、人均纯收入均破万元……”首批 “第一书记”交出的满意成绩单,让其他村的干部群众羡慕不已。
“桃子马上就要上市了。以前每到水果采摘时,最愁的就是运不出去,现在沥青路、水泥路修到了地头,摩托车开进来载着就走,这多亏了‘第一书记\’尤高均哦。”5月23日,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三组果农唐金友在带客人参观水蜜桃园时说。
双桥镇梅湾村是一个移民村。2012年,尤高均到这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累计争取各种资金近500万元用于梅湾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其中改建硬化道路5.18公里,整治渠道6.2公里。
梅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武说:“说实话,我们真舍不得尤局长离开梅湾村。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梅湾村不仅获得了‘全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最具宜居村庄\’等称号,而且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87元,高出全县人均纯收入1514元。”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近日,丹棱县农业局技术员王树军刚进办公室就听见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电话的是仁美镇小桥村九组村民刘光明,说遭稻瘟病了,请农技员到现场诊断一下。刘光明是60多岁的种田老把式,但田间怪事年年有。同一块...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