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首届果王刘升全正在采摘“不知火”。
□本报记者 周金泉 文/图
3月11日,随着丹棱县第三届“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的落幕,该县又产生了新的“果王”。这项自2013年以来每年一度的大比武,已从当地众多种植能手中“比”出了三个不同的果王。那么,果王争霸为丹棱“不知火”带来了什么?3月13日,记者在丹棱调查发现,“果王效应”激发了一个个种植户钻研技术,全县“不知火”品质一年好过一年。
现场取经 争当果王
3月13日一早,丹棱镇红石村果农严志明和另一名种植户骑着摩托车,来到杨场镇石马村一组果农刘升全的果园取经。
刘升全是丹棱“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的首届果王。严志明说:“我们晓得果王的果子栽得好,就专门来学,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明年,我们也打算参加果王评选。”
技术大比武和果王的示范效应,吸引丹棱镇青龙村四组果农胡明清回到家乡种植“不知火”。他说:“我以前在外搞装修,都是家人在看园子,对栽培管理技术没怎么重视。最近两年,我回来一心一意参加技术培训。只有重视品质,价格才好。”
今年,胡明清首次登上大比武的擂台,即力挫群雄,成为新科果王。
丹棱县农业局多经站副站长袁兴亮说:“评比标准逐年提高。第一届,我们只考察树势和综合管理,第二届就接近于今年的标准,今年我们增加了内质、外观等综合品质的考察,包括口感、含糖量、大小、色泽、端正度等指标。而且,报名参评的果农也从第一届的100名增加到今年的200名。”
你追我赶 提升品质
袁兴亮认为,通过 “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全县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技术培训:一是集中的技术培训。仅在去年,全县各村和农民合作社组织的集中技术培训就达到50期;二是专业示范户周围的培训。在果王等四五十户专业示范户周围,果农前往观摩学习,其中,最大的一个示范户,参观人数达到几千人次。三是果农个别的技术咨询。
丹棱连续三届“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决赛评委、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汪志辉也认为,丹棱“不知火”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都有了明显提高,果农的品牌意识增强。他说:“只有进行标准化管理,糖酸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外观和内质都要好,生态防控技术掌握得当,才能拿到果王。”
苦练硬功 提升技术
“丹棱‘不知火\’的品质,一届比一届提升,80%的 ‘不知火\’糖度达到了14度。”决赛评委、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陈克玲评价。她认为,技术比武让“不知火”种植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种植户之间你追我赶,技术不断提升。
袁兴亮认为,“不知火”的树势、外观和内质都很好,这才是果农的硬功夫。没有被评选上果王的,技术不一定就差;评选上果王的,技术也不一定就最好。“为了宣传推广的需要,‘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提前到每年3月中旬举行。但这时成熟的果子并不是最好的。”袁兴亮说:“‘不知火\’是晚熟品种,成熟得越迟,口感越好,价格就越高,这要在3月底、4月初。而要稳到这个时间成熟,一般要树势健壮的果树才能达到。”袁兴亮举例说,首届果王刘升全,在后面的两届都未能保住称号,并不能说他的技术不如别人了,只能说明他果园的树势越来越健壮,成熟期普遍推迟,要等到3月底才拿得出风味最佳的成熟果子,这时的市场认可度更高,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新闻推荐
当前正是备耕时节,丹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对种子市场进行了检查。新《种子法》加大了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监督管理力度,丹棱县及时组织学习新《种子法》,把好准入关、检查关和发芽关...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