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挑刺工”:激活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有益尝试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9-10 12:16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群众反映“证难办、脸难看”的症结是什么?如何有效解决和预防这些工作作风问题?怎样构建科学有效的作风治理体系?如何养成群众作为主人翁的监督意识?面对诸如此类问题,去年年底以来,眉山市丹棱县探索“挑刺工”监督模式,建立以普通群众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挑刺工”队伍,直击干部作风之弊,驱散作风“雾霾”,全县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初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作风治理新路子。

施政者说

用制度使群众“挑刺”日常化规范化

□丹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骆仕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社会各项事务的能力,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挑刺工”监督实际上就是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监督作用,是新形势下作风治理行之有效的办法。

“挑刺工”监督发轫于最初的“模拟群众办事”。今年6月,丹棱县出台《暗访监督管理制度》,将暗访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采取现场暗访、模拟办事、电话咨询、走访调研、网络监测等方式,对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作风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暗访监督活动。“挑刺工”监督在丹棱县已持续11个月,第四轮暗访监督日前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丹棱县初步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作风治理新路子。

组建暗访监督队伍。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方式,严格把关人员结构、综合素质,组建一支40人暗访监督队伍,主要由纪检监察干部、专业技能人才、特邀监察员(非公职人员)、普通群众代表组成。其中普通群众占60%以上,纳入部分财政、审计等专业人员旨在弥补群众在专业方面监督的不足。

明确暗访监督程序。暗访监督工作由县纪委确定暗访内容、制定方案,统一组织实施,辅之以群众日常个人监督、“随手拍”监督。暗访过程实行暗访人员、暗访小组、暗访对象“三抽签”制度,增强暗访工作随机性,避免监督人员人情监督。

强化暗访结果运用。暗访结束后,暗访人员如实填报《暗访监督情况台账》,做出客观评论,县纪委根据视频、录音、记录情况再次核实。并根据情节轻重,采取定期回访、限期整改、通报批评、问责查处等方式及时处理,暗访结果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对干部办事能力问题,责令主管部门强化业务培训。

丹棱县“挑刺工”监督,有效解决作风问题31个,推动科学设置办理事项程序,审批项目精简率达27%,有效实现“四个提升”,即促使干部把周到、优质、亲民的服务内化为习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促使干部强化学习,规范言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逐步成为“全科干部”,工作能力得到提升;促使部门管理更加规范,实现群众办事“申请表格化、程序流程化、地点图示化”,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促使以点带面,鼓励、引导、支持全民参与,群众参与监督动力有效提升。

丹棱县将把“挑刺工”监督模式完善为监督制度,形成监督长效机制,作为干部作风治理的一剂“良方”,逐步拓展延伸暗访监督领域,实现暗访领域全覆盖,而不是少数人质疑的一阵风、做做秀、形式主义。

当然,“挑刺工”监督不会只停留在纠正干部不正之风问题领域,更深层次目标是针对不同领域问题,探析制度机制建设存在的弊端,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体制,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终达到有效预防腐败的目的。

观察者言

问题意识倒逼出“挑刺工”

□本报评论员 杨洁 高云君

“强化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从中央到省委不断传来这样的声音。具体到地方工作,首先要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似乎是一定能发现问题的。然而,丹棱县纪委却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平时群众的抱怨不少,但一旦问到具体的事项、具体的单位和责任人,却往往改口“没问题”。“没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事实上,群众的这种反应是日积月累产生的。从历史文化上来说,我们自古以来奉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古训,并深知“枪打出头鸟”,回避冲突、避免得罪人这样的意识,似乎已经内化为我们的一种本能;从现实经验来说,最为广大的农民群体,在与权力的较量中处于弱势,他们更愿相信“官官相护”的说法,他们也更愿保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状态。所以,当遇到诸如“门难进,脸难看”一类的作风问题,多数人选择忍受与沉默,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是纪委的同志与之谈心时问起,也会起戒心,闭嘴不说。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却常常被忽视。所以,当许多论者把“加强群众监督”作为万能药,认为与其用“挑刺工”不如就让群众去自发监督时,却不知正是在发现了群众监督意识和参与度极低的这一问题之后,丹棱县纪委才主动出击,建立了“挑刺工”队伍,以期用实际行动和效果去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而令人感慨的是,最先面向全县招聘群众志愿者当“挑刺工”时,仅仅只有3人报名,其中一人还是体制内的退休人员。这也恰恰反映出“加强群众监督”绝不是信口一说那么简单。

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援引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边沁对“全景敞视”监狱的构想。这是一个精巧的环形建筑,由一个个单间牢房构成的环形囚室的中央是一个瞭望塔,每一个单间囚室都处于瞭望塔监视的范围之内。单独囚禁的犯人根本无法知道他们何时被瞭望塔上的人监视,结果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无时不在监视之下。于是囚犯把监视的目光内化成为自己的“目光”,审视并规训本人的行为举止。由此,我们不妨推知,如果群众的目光对“权力”的监督是有力的,是感觉无处不在的,那么“权力”就会自觉规范自身,不会肆意妄为。然而现实却是,“权力”时常感受不到来自群众有力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挑刺工”以其强劲的监督力度和隐蔽的监督方式,恰恰不自觉地暗合了“全景敞视”监狱的规训效果。

群众监督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所有人都当然希望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但当现实并非如此时,我们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仍然只靠口号敷衍,而要实实在在地用行动去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丹棱县纪委的“挑刺工”正是问题意识的产物,在发现群众监督意识薄弱这一问题后,主动出击,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举措,以期探索形成更为长效的监督机制,这种不畏人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恰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新闻推荐

政府企业共同出资建设 丹棱务工农民住进保障房

本报讯(沈春妹记者文铭权)“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2月28日一大早,位于眉山市丹棱县机械产业园区内的丹棱县保障性住房5幢1单元住户陈瑞霞在自家新房门框上贴春联,门上还贴着一个大红福字。...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每亩节约种子20斤2014-11-05 11:51
评论:(“挑刺工”:激活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有益尝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