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不唱“独角戏”党员不坐“冷板凳”
本报讯 (王泽会 记者 颜婧)“村上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农网改造项目,回去后,你们要做好群众与施工队的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施工。”9月11日,在眉山市丹棱县石桥乡元山村一个简陋的小院里,十几名党员正围坐在一张小桌前,村党小组长袁明均向大家安排近期的重点工作。当天下午,这十几名党员就走进群众家中,并很快做好了农网改造中涉及入田打桩的近20户群众的沟通协调工作。
看似简单一幕,却让当了近20年党小组长的袁明均感慨不已。就在几个月前,“村党小组组织生活几乎从未开展过,更别提要安排普通党员去做群众工作了。”袁明均直言,“我这个党小组长‘唯一\’的作用,就是当支部要过组织生活时,我负责去通知党小组里的成员开会。”
丹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规定,党小组组织生活每月应不少于一次,但长期以来,由于经费、党小组长能力等问题,大多数农村党小组很少组织过党小组内的党员学习,“时间一长,党员找不到归属感,群众看不到党员的作用,这大大制约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丹棱县以石桥乡为试点,通过加强党小组的建设,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真正发挥好党小组基层力量的‘联系者\’、基础利益的‘协调者\’、基本矛盾的‘化解者\’作用,形成党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抓党员、党员广泛联系群众的模式。”
如何加强党小组建设?石桥乡根据各村党员人数和党员分布情况,将全乡原有的21个党小组调整为14个,打破按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的传统模式,使各党小组党员人数更合理,便于以后开展活动。同时,选好配强党小组长,并建立健全了党小组生活会、党小组联系群众、党小组工作台账管理等制度。为保障党小组活动,该乡还按照每名党员每年100元的标准,给予各村级党小组一定的活动经费,让各党小组有条件、有能力组织好党小组会。
石桥乡党委副书记邱琼霞告诉记者,该乡将每年对村级党小组进行考评和考核,对运行正常、作用发挥较好、群众比较认可的党小组和党小组长进行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年轻优秀党小组长将纳入村级干部后备管理库。丹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石桥乡试点经验优化后向全县推广,“彻底改变过去村干部唱‘独角戏\’、普通党员坐‘冷板凳\’的状态。”
新闻推荐
——丹棱县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殡葬改革调查去年清明节前夕,中央提出“党员干部带头殡葬改革”的要求。党员干部如何带头?去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
丹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