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胜利 记者 颜婧)随着农村经济和生活的快速发展,农村电网也时时面临供电需求的考验。6月30日,记者从国网眉山供电公司获悉,为改变过去传统的“追赶式”供电模式,该市电力系统正式在丹棱县展开智能农村配电网工程的尝试,从电网规划入手,将农村用电规划建设和服务,直接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一改过去“电力不够时赶紧追加解决”的旧方法。
据介绍,电力部门在去年展开的电力工作“包片进村”活动中,通过对供区内126个乡镇的走访发现,不少乡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城乡综合体建设、应对农村低电压方面,都是以“事后控制”为主。
“哪里缺补哪里,而不是一开始就为农村用电需求做好保障。”眉山供电公司负责人直言,能否未雨绸缪做好“提前量”,为农村群众服好务,成为电力部门攻关的一个新课题。
最终,该市选取了丹棱县为试点,采取“看”乡镇规划、“听”乡镇介绍、“问”发展方向、“谈”用电需求、“测”用电质量的五种工作方式,对全县5镇、2乡、17个村社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综合了解后,按照适度超前、运作智能技术和管理方式,全面系统地“会诊”各乡镇电网现状,提出针对不同乡镇发展方向的农村配电网发展规划,改“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记者在双桥镇看到,该镇主要以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我们镇主要种植水果,这就与传统种植粮食的村落在用电需求上有季节差异,而区域内的农家乐多,在夏季用电量肯定会比其他地方大,所以在配电方面就会有所侧重。”该镇副镇长曾锡斌认为,这种因地制宜的模式让当地的经济发展少了要素保障上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眉山将以丹棱县为试点,探索研究农村配电网规划的完整思路与方法,力争尽快形成“一乡一特色”的子规划,以实现农网规划发展与县域经济规划发展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丹棱三大制度确保干部任用阳光运行本报讯(王泽会记者颜婧)12月16日,记者从丹棱县获悉,该县为干部“选人用人”问题探索的专项整治制度,实行效果较好,将在进一步深化“推荐、预警、登记”三大制度基础上...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