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挑刺工走红,制度的尴尬?

来源:达州晚报 2014-05-21 14:25   https://www.yybnet.net/

提着包包,走进丹棱镇派出所,咨询民警如何办户口。离开,返回,听录音,填好“行政效能暗访测试情况表”,直送县纪委监察局。这是眉山市丹棱县“挑刺工”李开鹏的一次暗访“挑刺”过程。

19日,丹棱县纪委书记骆仕明透露,像李开鹏这样的“挑刺工”,他们“秘密”选聘了40人。

(据《华西都市报》)

事实上,“挑刺工”走红,正击中干部考评制度的“软肋”,是干部考评制度的尴尬。为何干部怕“挑刺工”偷拍,而可以对办事群众指手画脚、横眉立目?就是因为群众手中没有“表决器”,而“挑刺工”却可轻松送他们上曝光台。想想看,如果机关单位能够像银行、大型商场等服务机构一样,让服务对象来评价工作人员的表现,并与工资、评优、绩效考核等挂钩,机关干部的作风又何须“挑刺工”来促进?

其实,用“挑刺工”倒逼作风建设并非常规手段,更难常态长效。毕竟,即使挑刺程序设计得再缜密,也不过是用偶遇监管常态。不能做到全天候监督,必然会有漏网之鱼。更何况,“挑刺工”即使修炼到戏霸的程度,仅靠拎包偷拍、假扮群众等几个老桥段,机关干部也会“习惯成自然”,产生“抗药性”。当然,笔者并非对丹棱县的“挑刺”行动持否定态度,只不过“挑刺工”偷拍只能治标,要根治懒散等作风顽疾,还需考评制度护航。相关部门必须研究出让群众手持“表决器”的干部考核制度,唯有如此,才能让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三言两语

●让公职人员如履薄冰,倒逼其作风规范、主动作为,这就成了!

——张月明

●这涉嫌“钓鱼执法”吧?模拟办事,全程录音,甚至偷拍,这难道就不违法吗?

——邹富东

●最好的“挑刺工”应是每个老百姓,这道理多简单。

——徐卫

●看看能不能改变群众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窘境吧。

——马维可

新闻推荐

省级贫困村记者见闻之三合村 脱贫措施实打实 贫困村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彭林 林茂春 文/图

茶叶丰收。修建羊圈,促进产业发展。修建生产便道,筑牢致富路。三合村村民生活正慢慢发生改变。黄翔(右一)深入地里为群众讲解苗木管理知识。编者按丹棱县张场镇三合村、万年村、岐山村、廖店村是眉山...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挑刺工走红,制度的尴尬?)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