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一幢幢白瓷砖、黄色或蓝色琉璃顶的农居不时从橘林深处“冒”出头来。
中午时分,双桥镇梅湾村3组的余熙林大爷还在柑橘园里修枝。他告诉记者,他家5亩果园都是杂柑新品种,好卖,年收入两三万元。余大爷家的房子是一幢带回廊和落地大窗的小洋楼,周边被果园和菜园包围着。他儿子在丹棱城里搞装修,老两口收入靠果园,生活靠菜园,日子很舒心。
梅湾村农业结构调整得早,全村种植了2600多亩柑橘和桃子等水果,人均年产果3吨以上,人均纯收入上万元。
“我们在新村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目前全村农房改造达90%以上,各家都改了路、水、厨、厕、圈;全村都建有沼气池、湿地池,以解决生活污水排放与处理,污水处理率达100%。”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武介绍。
梅湾,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漂亮的山村农居,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
据丹棱县农工委主任严忠池介绍,该县新村建设根据农村楼房率已在70%以上的现状,不搞大拆大建,“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沿线布点、分层推进”,启动新村建设71个,新建、改扩建、风貌改造新村聚居点195个,新建和风貌改造农房6530户。坚持引导农民适度就地就近将住房迁建到有规划,有水、路、产业的地方,使村庄布局显山露水、房屋建设依山傍水、资源利用保山涵水。“村在绿中隐、人在画中游”,农村处处呈现房漂亮、院整洁、水清亮、路畅通的崭新景象。
农民感受
余熙林:新农村建设,居住条件好了,环境变了。农民都有“三双鞋”:出门穿皮鞋,下地穿胶鞋,进门换拖鞋。对新农村建设我只有一个字:“好”!
新闻推荐
□傅秀芹王泽会本报记者文铭权10月10日,记者来到眉山市丹棱县杨场镇金龙村5组村民李毅家,只见他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中午李毅用电磁炉做午饭,其余人在客厅看电视。“以前灯光...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