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塘支渠治理后
▲马鞍山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尖担沟黑臭水体治理
▲国际华城黑臭水体改造
中冶华天发力马鞍山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寻回”水清岸绿
奋起“千钧棒”荡涤“污泥浊水”
践行“两山论”助建“生态福地”
近四年来,在诞生地马鞍山,中冶华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奋起水环境治理“千钧棒”,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留下了日夜奋战的动人身影、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案例、令人流连忘返的明丽风景,让经过治理已消除黑臭且达到ⅴ类以上水质的慈湖河成为网红打卡地,把藏污纳垢的尖担沟变成工业园区河道治理典范,使摘掉“黑臭”帽的芦塘支渠变身公园人流不断……中冶华天凝心聚力,不断创新,积极助力马鞍山清除黑臭水体,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升级版贡献智慧和力量。
探索治水新模式 闯出独特新路子
马鞍山因钢建兴、依江而立,曾有“江南一枝花”之誉,为长江经济带重工业城市。但尴尬的是,这里长久以来 “临江不见江”“有江无景”,且连接长江的八段沟水系沿岸曾堆满废弃钢渣,被大量非法码头、砂场占据,让长江生态系统红灯频闪。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必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于是,马鞍山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6年,中冶华天承建马鞍山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对全市中心城区16个水系、91处水体、33处黑臭水体把脉问诊。但破解这座水多、矿多、重化工企业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顽疾,让环境“洼地”变成“生态福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对此,中冶华天人知难而进,誓在重工业城市探索出治水新模式,闯出一条“新路子”!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据悉,中冶华天确定的“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科学依据、以流域强力控源为根本措施、以生态系统恢复为水质保障措施”的治理总体思路,“控源截污、综合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实时监测、智慧管理”的综合技术手段以及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三方面取得的治理成效,不仅在驻地马鞍山充分彰显,在全国一系列水环境治理项目中同样连奏凯歌。
通过精准治理,马鞍山的慈湖河、尖担沟、昭明沟、芦塘支渠等诸多环境“洼地”华丽变身为景观佳处。2018年,马鞍山以优异成绩入选全国首批20个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9年,马鞍山中心城区31条黑臭水体消除了黑臭,通过了安徽省住建厅验收,完成率达到了94%,超额完成了国家序时进度考核目标要求。这一年,马鞍山市城区水环境治理也得到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今年8月底,随着南塘、孟塘支渠黑臭水体治理完成,中冶华天承治的马鞍山中心城区33个城市黑臭水体,有望在2020年底全面完成消除黑臭目标。中冶华天黑臭水体治理的显著业绩,无疑为马鞍山建设“生态福地”强基固本、增光添彩!
须经几番寒彻骨 水清岸绿始得来
马鞍山水系分布复杂,河道众多,污染源种类多样。其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范围内的16条水系、91处水体,总体治理水域面积近750公顷,流域面积达170平方公里,遍及全市建成区。因此,其水环境治理注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花大气力大智慧。
回首四年治水路,看似平常却奇崛。在明确“三查、三治、三联动”(查排口、查源头、查河道,将治前端、治中端、治末端系统结合,抓河湖联动、水岸联动、厂网联动)的治理思路后,中冶华天水环境治理项目团队摸排了全市91处水体、700多个排水口、3000余家涉水工业企业、315个住宅小区、6座城区污水处理厂、1100多公里市政管网,摸清了全市水体污染底数,精准出台了一套总体方案、5个片区方案、53个实施方案,强补管网短板,以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将水质治理、排涝能力提标与水系周边环境整治相结合,实现治标治本、系统治理的目标。
回首四年治水路,成如容易却艰辛。为实现标本兼治,中冶华天通过“截污纳管、清淤驳岸,完善管网、暗涵改明渠、生态补水”一系列举措聚合发力。如对已销号的31处黑臭水体实现水体净化和循环流动,保持水体不返黑返臭;为根治雨污合流直排河道造成的水体黑臭 “顽疾”,中冶华天共进行52条合流制道路中雨污水分流管网建设35 公里,完成道路688处雨污混接点分流改造及612处原位修复,完成284个小区雨污分流及混接点改造,治理后不让污水流入江河。
治水好比入万山,一山放出一山拦。为增强水体自净能力,针对市区上游河道段底泥淤积严重、杂草丛生,下游段水生植物缺失、水生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清淤疏浚河道130余万立方米;生态化修复原硬质驳岸,重新设计岸线,强化厂区围墙进行垂直绿化处理,搭配高大乔灌木形成自然的生态隔墙,设置景观便道,达到岸绿、景美的效果。同时,拟对久未治理的30多公里暗涵段全线清疏,其中近5公里暗涵改明渠以明河景观呈现,与周边水系顺畅相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采用外部生态补水和内部水力循环,设置循环水泵,形成“造流”,提高河道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做到“流水不腐”。
精准施策最关键 黑臭逃遁变“网红”
慈湖河有马鞍山“母亲河”之谓,是横穿主城区最长的长江支流,但却因为多年污水无序排放成为人人远避的“龙须沟”。 针对慈湖河水动力差、生态系统脆弱、景观效果差等痛点,中冶华天“量身定制”整治方案,确立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
源头治理——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先后拆除发源地100多家采矿、化工和散乱污企业,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流域治理——统筹慈湖河上下游、干支流等整治,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厂尾水进行生态活化、水质提升,以水系和绿地景观为依托,打造城市绿肺,贯通河道、绿道,改善生态景观面貌。系统治理——控源截污,开展流域市政道路及住宅小区管网排查清淤,修复破损管网;推进慈湖河沿线126个住宅小区及220公里市政道路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慈湖河上游2.5公里河道清淤,消除内源污染……依法治理——为科学构建完善治水宣传、执行、奖惩等诸多机制,推广“环保管家”,实现长效管理,等等。目前,慈湖河整治完成23处支流,其中16处黑臭水体消除黑臭,慈湖河断面水质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无污水直排入河,沿河景观显著提升,母亲河再现青春靓丽。
黑臭多年的尖担沟因污染严重,曾被国家长江办、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列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黑名单”。接下尖担沟整治任务后,中冶华天针对性地下了“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排查排口追根溯源,清淤驳岸生态修复,活水保质内部循环,在线监测智能管理”五步“棋”,实现了水体生态系统修复、河道水质提升、水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提升了尖担沟周边的环境品质,可作为工业园区河道治理案例的典范复制和推广。
风物长宜放眼量。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冶华天在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时刻研判掌握水环境及环保产业的形势发展,吸纳国内外水环境领域相关优势力量,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支撑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带动水环境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发扬顽强拼搏、再接再厉的精神,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为马鞍山谱写出最新最美的生态新诗篇。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积极做好志愿服务“礼遇”文章 让“好人好报,德者有得”成为时代新风尚 记者 董磊 通讯员 李鹰 宋冰冰
马鞍山市积极做好志愿服务“礼遇”文章让“好人好报,德者有得”成为时代新风尚记者董磊通讯员李鹰宋冰冰近日,博望区丹阳...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