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公众急救保障提升工程正式运行
马鞍山市首批百台自动体外除颤仪
投放公共场所
本报讯(本报记者) 11月15日,首批10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全市各大公共场所安装验收完毕,首批550名使用管理人员及志愿者已接受专门培训,标志着2020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公众急救保障提升工程正式运行。据了解,马鞍山市是安徽省最早一批实施公众急救保障提升工程的城市,工程完成后,AED每万人拥有率在长三角地区将居于前列。
近年来,我国心脏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若迅速、正确使用AED,成功救活率很高。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急救设备,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具有效率高、作用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常用于各种场合的急救过程中,被称为“救命神器”。
2020年,市政府正式启动公众急救保障提升工程,计划分三年在市、县(区)公共场所安装AED共260台,其中2020年在花山区和雨山区先期安装AED共100台,优选人员密集、流动量大、影响明显的学校、车站、场馆、景区、商场等100个公共场所作为投放点。
下一步,市紧急救援中心将建立AED常态化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无缝对接120急救绿色通道,建立AED公共急救志愿服务网络,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和全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进一步提升马鞍山市公众急救服务保障水平。
新闻推荐
“光盘”之风驰而不息 马鞍山市机关食堂、餐饮商家多措并举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之风驰而不息马鞍山市机关食堂、餐饮商家多措并举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记者季晨辰连日来,马鞍山市机关食堂、餐...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