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抓项目 凝聚发展新动能
——郑蒲港新区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在郑蒲港新区管委会的帮助下,安徽中兴聚力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厂房建设于2月21日复工,4月底开始试生产,预计5月18日正式投产;安徽富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复工复产,产品销售不降反升;在新区的帮助下,马鞍山祐席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申请办理韩国工程师来企业签证所需的邀请函……今年以来,郑蒲港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宏观政策机遇,全力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努力实现半年“双过半”、全年夺胜利。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一批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意味着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按下“重启键”,逐渐跑出了“加速度”,以项目促发展已成为特殊时期新区的共识。
突出招大引强 提升产业层次
3月17日,郑蒲港新区拓吉泰5G陶瓷滤波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拓吉泰5G陶瓷滤波器项目落户郑蒲港新区。拓吉泰5G陶瓷滤波器项目分二期建设,年产5G滤波器4800万片,并配套建设第三方产品分析检测中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亿元。
4月2日,中兴5G通讯配套项目及其附属项目在马鞍山集中签约,正式落户郑蒲港新区。中兴5G通讯配套项目由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中兴5G通信产品配套应用,包括光通讯芯片、无源光器件、光纤光缆、5G通讯结构件精密制造等。公司未来会陆续将光通讯、精密制造等业务从深圳搬迁至马鞍山,利用马鞍山市区位优势、齐全配套服务,与南京中兴通讯无线产品制造基地、晶能新能源汽车、卡耐新能源电池、烽火科技等实体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新区全力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活动。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区整合招商资源,在招大引强上发力。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深化产业研究,主动上门拜访,精准有效对接,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新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推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合作园区招商,按照“强主导产业链、补新兴产业链、延战略产业链、建未来产业链”的路径,推进产业协作,培育产业集群。在招商方向上,新区把“全面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上海、深圳等重点区域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实施定点定向精准化招商,培育增量。
截至4月底,年销售220万吨的老虎燃气LNG项目、拓吉泰5G陶瓷滤波器项目、中兴新地5G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16个项目签约落户新区。其中,中兴目前已有中兴聚力、中兴新地、新地优特威3个项目落户新区,中兴计划在新区投资建设5G产业园,拟落户5G智慧杆等一批高端项目。
新区还持续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落地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进规。紧盯三投光电、富信半导体、新地优特威等已投产项目早日入规,中兴聚力、紫江喷铝二期、徽湃食品等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其中,三投光电、百冠科技3月份已达规上,芯海科技4月份达规,新地优特威光纤光缆研发制造项目4月初已投产运营,紫江喷铝二期主体结构加快施工,确保完成年内投产。
加快项目建设 增强发展后劲
5月12日,走进安徽中兴聚力精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快生产,该公司于4月底开始试生产,预计5月18日正式投产。“企业发展这么顺利,与新区管委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该公司总经理张晖说,复工前,新区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员工隔离、核酸检测等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预计两年内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五年之后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
位于半导体产业园内的安徽富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区管委会的帮助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生产线投产工作不但没有延后,而且顺利用新品牌打进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市场。“我们计划6月份再增加两条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达到2亿元。”
郑蒲港新区CORPUS人体博物馆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安装和装饰装修,该项目于2月22日复工。新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博物馆第一批人体器官主体内饰已于4月3日抵达郑蒲港新区,全部声光电设备于3月22日从荷兰发货,4月6日抵达合肥站,4月9日运抵郑蒲港新区。这些设备将被安装在CORPUS上行空间内部,配合人体内饰器官设备,实现“人体之旅”的沉浸式探索体验。
由中铁二十局四公司承建的郑蒲港铁路项目牛屯河特大桥跨合芜高速公路连续梁拱已进入拱肋及横撑安装阶段,以此为标志,郑蒲港铁路连续梁拱安装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5月中旬全部安装完毕,为郑蒲港铁路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新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新区主要领导带领分管领导以及招商、经发、重点、征迁、服务中心等部门赴项目现场,对新区项目逐一现场调度,确保疫情防控有力,经济恢复有序。同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专人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部门责任人,成立7个专业小组推进,每天去现场跟进项目建设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在建项目。
新区还开展“三前一后”全方位服务。开工前,重点抓好地块确定、征迁回填、方案设计、水电气开通、证照办理、施工许可相关手续等工作;完工前,协调安排施工计划,按计划严格控制工期,建立项目服务微信群,每天拍照发至群内,掌握项目进展,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完成计划任务;投产前,协调解决企业投产前困难,主要包括招工、食宿、交通、水电问题;投产后,做好“四送一服”常态化工作,定期赴企业厂房车间查看了解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员工深入交流,及时掌握企业面临困难,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向企业宣讲科技、经济、人才等相关最新政策,帮助企业成长壮大。
一个个重点项目如雨后春笋,你追我赶、竞相建设,新区处处可见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面。
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服务保障
马鞍山祐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今年4月,该公司邀请4名韩国工程师来马,对前期从韩国进口的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帮助企业尽快扩大生产线。但是受疫情影响,国家发布了自3月28日起暂停外籍人士入境的公告,无公告后签发的签证不得入境。为此,该公司于4月29日向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申请,希望新区可帮助指导其公司4名外籍工程师办理入境签证。
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申请后,立即指示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协调办理此事。新区行政服务中心随即安排专人全程陪同祐席公司人员前往马鞍山市区,与相关部门对接。在相关资料审核完毕后,由市商务局牵头,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外办相关部门和人员全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公司及时向安徽省商务厅提交了申请报告,最终于5月8日成功取得安徽省商务厅派发的用于申请办理4名韩国工程师签证所需的邀请函。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新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企业复工达产。新区管委会早谋划、早落实,安排两名分管负责人牵头成立复工服务专项工作组,专人分片“包保”企业,协助做好复工各项防疫管控流程;细致摸排返厂人员活动轨迹,认真筛查排除疫情隐患,开通员工定点接驳班线,返岗员工严格落实隔离观察,并免费做核酸检测;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后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厂区封闭管理,入场消毒、登记、测温,建立驻厂代表制度,企业车间、餐厅等地定时巡查,及时发现制止违规行为。
新区还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对复工企业防疫工作进行“一对一”现场审核督导。前期针对多数复工企业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新区提前收集企业防护物资需求,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园区出资和协调医药公司购买等方式,着力解决复工企业防护物资短缺问题。新区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工作专班深入企业一线,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方案。同时,做好跟踪服务、物资保障等工作,确保防疫工作精准到位,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为了让企业准确了解国家、省、市最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享受到政策,新区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通过集中宣讲、走访重点企业、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要素对接、回应企业诉求等六项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涧边草虫声唧唧,星月澹澹。一树广玉兰,暗香浮动月黄昏。在盘山的便道旁,茕立,绽放。此刻,花朵缤纷,每...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