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
——“拆得准、拆得掉、拆得稳、拆得好”的背后
编者按
4月8日,马鞍山市启动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攻坚行动。截至5月7日的统计数据表明,专项治理的5类重点违建,累计拆除宗数和面积均超过了认定总数的八成,实现了“拆得准、拆得掉、拆得稳、拆得好”,其进展之快、进程之顺、反映之好,大大超过预期。
这次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攻坚行动能取得目前的成果,也深刻印证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当然,其中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一位市民在主动拆除耗资40多万元精心设计的自家违建后,致信市委书记张岳峰。信中,他对耗费巨资修造的违建被拆表示心痛,对违建行为表示后悔,同时也对强化城市日常管理提出了疑问。三问直击心灵,也发人深省。“拆违”之后如何做好“控违”后半篇文章,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走出“治乱循环”怪圈,同样是各级各部门的重中之重。
全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张岳峰书记:
坦诚地说,我是一名违建户,为了仅有的一点自尊,不得已匿名致信。也不知道领导会不会看,希望您能了解一名违建户的心声。
我承认违建了,因为这是事实。但今天写信的目的,需要让领导知道,我的房子是从2017年开始扩建,违背了规划要求改建扩大并占用公共绿地,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夜之间,而是我和家里人共用了3年多时间,累计投入资金约40多万元,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此间,我聘请了设计师,亲自跑无锡、山东、黄山等地方,收集购买装修装饰材料,现在经济形势都不好,这个40万元代价饱含了我们多少心血!现在全市拆违行动,下达通知说拆就拆,宣传做得大张旗鼓,我们也被周边邻居鄙视,但我们很想问问领导:
1、违建几年来,究竟市里、区里有没有管过?
2、马鞍山管理的工作模式有没有问题?先放任几年不管,等问题暴发违建既成事实,才下狠手纠正?
3、违建不止我们一家,这要给市里、区里带来多少损失?我们一家损失了40多万元,但政府动用机械、车辆运输、人员队伍等也是巨大损失,这个责任有没有人来承担?
一名违建户
记者陈邦兵
这是一场速度与干劲的战斗。
自4月8日全市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后,全市上下鼓足拼劲,铆足干劲,短时间内取得了较为扎实的工作成效。截至5月7日,一个月时间,在前期精准摸排的基础上,累计拆除重点整治的5类违建4863宗、面积87237.83平方米,分别占总认定宗数的86.8%、总面积的82.4%。
进展之快,可谓利剑出鞘、势如破竹。
这是一场正义与民心的合力。
一个月来,党员干部带头拆,百姓群众主动拆,多方协力帮助拆。
目前来看,拆违进展顺利,没有发生一起对抗性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舆情,既拆得掉,又拆得稳,违建户也都顾全大局、响应号召,广大市民真心拥护、坚决支持。
这是一场高度与难度的对决。
有人将拆违称作“天下第一难”,不愿碰、不想碰,甚至不敢碰。若任其发展,时间拖得越长,带来的损失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
市委、市政府本着对人民、对城市、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站在政治的高度、发展的高度、历史的高度,直面问题,直击要害,彰显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
事实证明,只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民心,就没有啃不下的骨头、攻不下的堡垒、解不开的难题。
从此次拆违过程来看,进展之快、进程之顺、反映之好,都出乎意料,但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拆得准、拆得掉、拆得稳、拆得好”的背后,是真正贯彻了“共建共享”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
上下同欲者胜
集众智则无不胜,汇众力则无不成。
此次拆违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亲自调度,高位推进、加强督导,有力推动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开展。
各有关载体和部门,对标对表,压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联动合力,众志成城,以决战的姿态、必胜的信念和有力的工作,形成雷霆万钧之势。
宣传部门专题研究制定宣传方案,坚持“报、网、微、端、屏”同频发声,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内容产品,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措施解释到位、民意收集到位,为拆违营造了氛围、引导了共识、凝聚了合力。
有关部门上门入户,讲透政策,解决问题;同时畅通热线投诉渠道,听取民声民意。截至4月底,631件群众关于违建的投诉举报均及时派发交办,做到件件有回音、桩桩见行动。
疾风知劲草,考验见本色。
拆违攻坚,考验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此次拆违攻坚,各级各部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抓住重点,直击痛点,坚决杜绝了“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私不拆公、拆软不拆硬”,彰显了决心,也收获了民心。(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因为违建,一对邻居对簿公堂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家住在马鞍山市某小区的一对邻居谢某和周某某,却因为违建问...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