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莹通讯员李敬华
这些年,欧震的诗很“红”。每每有节日、有晚会、有比赛,就会有人朗诵他的诗;经典诵读、诗词进校园等教育活动中,也常常能够听到、读到他的诗;关于诗歌、有声阅读的微信公众号上,喜马拉雅等音频APP上,他的诗也是最受听众喜爱的那一类
……
生活在人杰地灵的马鞍山,诗人与马鞍山是互相成就的。欧震说:“我相信,这片埋葬了英雄和诗人的土地,必将会诞生英雄和诗人。”
1与诗歌节结缘十三载
17岁开始写诗,直到作品发表于东北一本叫《青年诗人》的杂志,鼓励了欧震继续他的诗歌创作之路。不同于想象中“文艺气质”附体的诗人,欧震看起来属于粗犷的类型,他形容自己是“李逵的外形”,但是长了一颗“李白的心”。
选矿专业出身,毕业后在矿山待了一年多。由于诗写得好,后来才调到马钢日报社副刊部当编辑,从此,才真正“扎根”文学。
欧震说,自己在马鞍山多年,见证了诗歌节的成长,但是自己真正和诗歌节结缘,是在2005年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当时,为了繁荣诗歌创作,举办了欧震诗歌朗诵专场演出。“朗诵会筹办期间,不少人和我说,一个诗歌朗诵会,还只朗诵你一个人的诗,时间千万不能长,要不然别人坐在下面会着急的。”欧震笑笑,其实当时他也不够坚定,对这种说法有隐隐的赞同,“但没想到后来朗诵会很受欢迎,大家像听摇滚音乐会一样,个个充满激情,最后持续了2个小时20分钟才结束。”
也许是那一次的经历,让欧震了解到还是有很多人需要诗、热爱诗的。结缘诗歌节的第一年,给欧震带来了更大的信心。从那以后,每年他都或多或少要参与其中。
诗歌节每年开幕式演出,最后都有一首主题曲《与诗歌相会》结尾。《与诗歌相会》便是由欧震作词的:“大唐的明月风流与醉/浪漫穿越着时光的玫瑰/我们和诗歌如约相会/文化的节日优雅生辉……”如同央视春晚总是在《难忘今宵》中落幕一样,一届又一届的“片尾曲”《与诗歌相会》,让欧震与诗歌节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的诗歌节开幕式演出上,欧震的另一首著名诗作《秋天里的中国》也将登上舞台。
2
像写情书一样写“中国”诗
欧震常常开玩笑说,“只有我才是真正的‘中国’诗人。”因为这些年,他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题材的诗歌作品,像《青春中国》、《美丽中国》、《诗意中国》、《月光下的中国》、《秋天里的中国》等等,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些诗可以说是以真的情怀从不同视角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爱与赞美。
欧震说,这类主旋律作品,在《诗经》时代可能应该归于“风雅颂”的“颂”一类,但是“颂亦风雅”。就是说,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不能只是空洞的口号、名词的堆砌,还应该是艺术的呈现,“我希望我在我的创作中做到了这一点。”欧震说:“不管是什么主题、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诗,都应该有真情实感在里面。我写‘中国’系列诗,感觉就像在写情书。”
给“中国”写情诗,给中国的万事万物、好山好水写情诗,自然也给马鞍山写了“情诗”。
那首著名的《诗的城》:“传说中的山/那是谁的马鞍/坐落降至岸边/笑看千年风云变化/唐诗里的帆/驶过天门中断……”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之前还有人误认为这是哪个“古风圈”“大神”写的词。欧震表示,《诗的城》因为化用了古典诗词的意象,结合了古典诗词的韵味,所以颇受人喜欢。但不仅仅是这首诗,他的“中国”系列、《不朽》、《和你一同老去》等等,都是朗朗上口,朗诵起来或有着恢弘气势,或缠绵婉转,“真正的好诗,一定是朗朗上口,便于吟诵的,这样才有助于传播。比如徐志摩、余光中的诗,大家都觉得好,就是这个道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婷婷通讯员于荟)第30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将于10月17日开幕,这既是诗歌的盛会、宣传的窗口,又是节日、朋友的...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