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访检验人员。
校服,中小学生最常穿的一套衣服。天天穿校服,可是一件校服从设计、生产到最后出厂、穿在学生们身上,究竟要经过多少道关呢?带着这样的疑问,6月15日,《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走进本市校服生产厂家以及质检部门,探秘合格校服的出品过程。
校服面料到货后先检验合格才能生产
6月15日早上8点钟,《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向山小学支社的30名小记者出发了。当天他们要去的第一站是位于秀山湖附近的马鞍山市蓝雅制衣有限公司。
制衣厂不大,一个农家院落内三层小楼,一楼负责打板、裁剪,二三楼是缝纫车间。进入一楼车间,小记者们就被墙上挂着的造型相似、大小各异的硬纸板吸引了。“这些就是纸样,每一块就是一件衣服。”公司负责人王喜介绍道,他们主要生产校服等服饰,马鞍山一半小学的校服都是由他们生产的。
“那我们穿的校服是不是也是你们生产的?”小记者不禁问道。王喜笑笑点头说,“对,你们的校服也是我们生产的。”小记者们顿时兴趣十足,拽着王喜追问校服到底是怎么生产的。
原来一件校服从布料到成衣并不容易,中间要经过好几道程序。首先,要按照学校的要求选面料,面料选好后,并不是拿来就直接加工,还得检测面料合不合格。“要检测面料的成分,只有合格才能拿来做衣服,不合格就退回去重新再选。”
在车间里,小记者们看到有个师傅正拿着笔在布上画来画去。“这就是选好面料后的下一道程序——画板。”王喜告诉小记者,板画好后,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根据画板的图样,把衣服各个部位的布裁下来,这样,整个一楼车间的工作就完成了,开始到二楼、三楼进行缝纫。
在二三两层楼上,小记者们看到,车间里摆放着一台台电动缝纫机,工人们有的在缝口袋,有的在缝裤子中缝。
“校服生产好了,也不是直接就送到学校,这中间还要经过检测。”说着王喜拿来一本最新的检测报告,“这是市区一所小学校服的检测报告。”小记者们看到,检测报告上写着“抽检日期”“样品登机”“检验依据”“检验结果”等。
“以前,我还以为生产校服就是剪一剪、缝一缝,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么多环节。”小记者周子颜在采访本上认真记下每道工序。
“以前不知道校服还要检测,真是大开眼界”
“叔叔,你刚才说面料要检测,成品还得检测,那到底去哪里检测呢?”参观完整个校服生产工厂,小记者们纷纷问道。“不急,下一站就是带你们去校服检验部门去。”站在一旁的马鞍山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连忙说道。
驱车穿过城区,小记者们来到马鞍山市质监局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将小记者们分成4个组,每组轮流参观四个不同的实验室,了解各个实验室是怎样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防止不合格校服流入校园。
在其中一个检验室里,高级工程师王嵩高一边给小记者介绍检验流程,一边对小记者说,颜色鲜艳的衣服容易使用禁
用偶氮染料,使用了该类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或其他消费品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与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成分混合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
在旁边一个实验室,小记者们围着台子上的四床棉被看得仔细。这四床棉被其中一床外表看起来还正常,但打开一看,中间的棉絮发黄,并且有一股刺鼻气味。工作人员说,这床就是第一类黑心棉,疑似从医院或殡葬场流出的。“那我们怎么识别黑心棉呢?”小记者们追问道。工作人员立即为小记者们作了解答,“识别黑心棉可通过看色泽、捏弹性、扯长短、拍灰尘、闻气味5种方法进行。”
通过探寻,小记者们发现,小小的一件校服,要在数个实验室中一一停留,甲醛含量、PH值、异味、纤维成分及含量等七个检验项目,每个都达标,这件校服才算合格。
“以前从来不知道校服还要检测,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四年级学生李晨乐笑着说。
文图/本报记者王永霞
通讯员许佳王凯
新闻推荐
一些市民近日不断向本报党报热线反映,原东部环路现泰山大道不少水泥路面坑洼不平,甚至破碎的坑洞里裸露出了钢筋,路面破损严...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