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伴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迅速崛起,马鞍山市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新引擎。目前马鞍山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4家,总数居全省第三。其中,慈湖高新区港口物流基地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马鞍山软件产业集聚区获批为全省首个软件和信息产业类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鞍山市电子商务工程正在崛起。201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超过48.2亿元。马鞍山创意软件园获得2016-2017年度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培育省级青年创业园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进一步增强了马鞍山市电子商务社区服务功能。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月23日,马钢9号高炉正式“退役”。此次永久性关停9号高炉,是马钢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以来,马钢已退出炼铁产能284万吨、炼钢产能345万吨。为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推进高质量发展,马钢决定提前永久关停包括9号高炉在内的二铁总厂北区全部炉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条主线,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根基。
近年来,马鞍山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常态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入开展好各类精准服务企业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马钢压减过剩产能126万吨;全市商品房预售面积去化周期10.1个月,比2016年末缩短2.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分别比上年减少1.1元和0.8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快于全部投资增幅9.1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是“压舱石”,马鞍山市今年3月份开展了“新建项目集中开工”和“在建项目集中攻坚”活动。“双集中”月活动期间,10个载体单位共集中开工项目68个,总投资265.45亿元。全市共梳理五大类项目388个,排查项目重点难点问题111个,截至目前已解决73个,解决率达65.8%,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在2017年,马鞍山市聚力重大项目引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两个1号文件分别印发了“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市级重点调度项目计划,提速提效提质实施项目大谋划、大推进、大招商、大融资,全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3%。
突出抓好重点培育任务
日前,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函》,支持全国17个城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马鞍山市名列其中。
“此次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既是对近年来马鞍山市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未来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支持就是源头活水。马鞍山市先后出台了《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从创新源头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链”。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以下的数据可以作为马鞍山市创新能力的有力佐证。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4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0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33.5%。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均增幅均超过40%,2017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达到10116件,专利授权量4049件,其中发明申请5571件、发明授权97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居全省第三。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36个,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170名。2017年新培育引进市高层次人才团队33个,市级资金拟跟投其中的11个项目。
近年来,马鞍山市研发平台建设持续加强。全市现有各类研发机构641个,其中省级以上117个、国家级13个;引进建设研究院15家、院士工作站1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家;服务平台功能大幅提升。现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众创空间2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加强。拥有国家高新区1家、省级2家,国家农业科技园1家,国家特色产业基地3家、省级1家。
科技创新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产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墙内开花墙外香”,曾是创新的难言之痛。如今,马鞍山正有效解决这一“痛点”。最大的变化就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马鞍山市每年选择50家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委托贷款资助方式予以扶持,促其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小巨人”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企培育后备库,每年遴选一批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对照标准进行点对点帮扶和指导,培育壮大高企群体;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要素,积极招引高层次科技团队,努力形成“引进人才、发展企业、带动产业、催生经济增长”的链式效应;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自建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创新,企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
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张良安没有想到,除了搞研究、做实验,还能出来创业当老板。凭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2016年张良安团队以部分成果作价350万元入股,成立了安徽海思达机器人公司。“现在的成果转化奖励,未来股份收益的70%都将直接奖励团队!”
张良安的故事也是马鞍山市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众创业体系逐步健全的缩影。
为“创客”鼓与呼,才能让创业创新“火种”迅速燃起燎原之势。马鞍山市主动呼应国家、省全面推进双创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四个链条”。打造“资金链”。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努力构建“孵化资金+助创贷+创新券+专利贷+天使资金+风险投资”的资金链,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打造“孵化链”。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推进众创空间和加速器建设,促进孵化业务向前端延伸、向后端扩张,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完整孵化体系;打造“服务链”。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先后组建马鞍山市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科技成果展示、技术难题求解、在线对接、技术交易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互补;打造“生态链”。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展会、培训咨询、项目路演、投资对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加快促进人才、项目、企业、资本和服务集聚,逐步形成“以活动聚集人气、以活动营造氛围、以活动推动发展”的生态体系。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马鞍山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正在加快锻造领跑的“主引擎”。随着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马鞍山在创新发展的路上正蹄疾步稳,大步向前。
新闻推荐
9号高炉关停前最后一个夜班的职工在炉前合影。马钢工人在厂区毛主席画像下拍纪念照。由于工艺落后,9号高炉的出铁一直不顺畅。每次出铁,工人用高压空气疏通铁水沟。▼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毛主席...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