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意
早上8点半,记者跟随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从米河新建路桥出发,沿河道一路向北,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自4月份全区推行“五长制”以来,他们几乎天天如此,连周末也不例外。作为城区段河道管理的河长单位,区住建局承担着河段管理、环境治理、排污口监管等重要职责,通过实地巡查的方式一步步用脚落实。
“局里主要负责米河、涿河、淦河三条河道城区段的日常巡查,我们这一组负责巡查米河,每天要来回巡查两遍,一趟走下来差不多得一个小时。早上这一遍主要是查找问题,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下午这一遍就是巡查问题整改情况。”河段长、区住建局副局长杨卫国表示。据了解,由于站北路和小寨两个便民市场地近米河,市场附近河道内的垃圾问题比较突出,一路走来见到不少工人正在打捞河道里的各种漂浮物。
近些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减少,流经周村城区的几条河流相继断流,乱建、乱采、乱排、乱倒、乱挖、乱种等“六乱”现象时有发生。为打造“最干净”的城市,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五长制”城市管理模式,河道管理与水政紧跟全区工作部署,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制,力求“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在完善的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下,河长们积极地创建队伍、规范管理、大展身手,加大排污管理、完善排水设施,并安排专人巡视维护,使河道内“六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污染有效遏制,但无水不成河,为解决城区河流无水现象,区政府启动了“清水润城”项目。区住建局对城区三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区水务局实施对城区河道生态水补源调配,采取通过西坞扬水站从孝妇河提水至马鞍山水库,再利用泵站将马鞍山水库蓄水提至城区河道的方式,为城区河道提供长久生态水源,实现“四河相通、清水润城”的目的。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自6月16日开始实行每周供水一次,每次供水量约5万立方米。“清水润城”项目调配水量作为我区城区河道的有力补充,有效地解决了城区河道水量不足,长期干涸的问题,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面貌,还为古城增添了一份灵气。“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化落实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将‘清水润城\’项目水源补给工作办好。同时,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的要求,积极协调污水处理企业完善入河排污口审批手续,推动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区防汛办党支部书记王秀滨表示。
水源清澈,环境优美,老百姓是最大受益者。在巡视到米河小寨游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游玩的群众。“过去米河的水很清,两岸环境非常美,干涸了几十年,现在又有水了,真是非常好。希望水流量放的大一点,循环的更快一点。”小寨村老居民聂大爷说到。与聂大爷的回答不同,年轻的刘女士更重视的是环保,“我希望河道能持久的干净下去,特别是企业污水排污,要绝对制止,生活垃圾方面我相信大家都会积极地遵守规定,不乱扔垃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我区将强化河湖综合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建立智慧水务信息平台,通过平台统筹规划防洪除涝、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水生态保护、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河湖管理动态监控、加强河湖管理,为提升河湖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新闻推荐
10月16日一大早,热心市民任女士拨打本报热线13335551890反映,湖东中路与新岗路交叉口有两处窨井不断向外冒污水,并散发阵阵恶臭,每天路过此处的市民苦不堪言。任女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疏通,方便市民...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