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近期,马鞍山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桑拿天”让露天工作者备受辛苦。在十七冶建筑工地,建设者们头顶烈日,依旧坚守在岗位上。7月27日,记者来到十七冶马鞍山银塘二期安置房(西区)工程建筑工地,现场体验了十七冶建设者们高温下的辛劳。
40℃的工地上,他们挥汗如雨
当天,马鞍山最高气温达到40℃,露天工地上的气温则更高。下午4时30分许,职工们陆续进入施工现场,此时,太阳依旧火辣辣的。记者看到,工地上,塔吊林立,在太阳的暴晒下,工地上仍是热浪滚滚,但工人们仍坚守岗位,挥汗如雨地奋斗在一线。
在钢筋作业区,有几名工人正在加工钢筋,但见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工人们额头上滴落,身上的衣服也已汗湿。尽管如此,记者注意到,厚实的手套、毛巾、长袖、长裤已然成为每个工人的“标配”。因为在太阳的直接照射下,钢筋非常烫手,工人们只能戴着手套工作,而穿着长袖长裤,才能防止皮肤被晒伤。
“目前,我们有100多名工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该工程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包括12栋18层高层住宅、一个2.7万平方米的地下人防车库等,计划建设工期为18个月,该工程于2017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份可实现单体完工。目前,各项施工进展顺利。
避开高温时段,“干两头、歇中间”
据了解,针对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为了保证一线劳动者安全施工,该工程项目部及时调整作业时间,每天“干两头、歇中间”,将施工时间改为上午6点至10点半,下午4点半至晚上8点;错开中午高温时段,并给工人更多的休息时间。
同时,采取一系列避暑措施,包括免费提供防暑降温茶水以及藿香正气液、人丹、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并不定期到施工一线送西瓜、绿豆汤等降温食品,保障工人们身体健康。并且,在工地上设置了6处带有空调的工人休息室,供工人们轮流休息;施工方、十七冶项目部还为每台塔吊的驾驶室,也安装了空调。“长时间的暴晒下,塔吊驾驶室温度较高;如若没有空调,驾驶人员很可能会中暑。”
工地的道路上,一辆由工人们自制的电动洒水车正在工作,经过的地方都喷淋上密密实实的水滴。据项目部相关人员介绍,这台洒水车负责整个工地的降尘工作,每天要洒好几次水,“既能降尘,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加强安全防护血压高的工人不允许上岗
“高温季节,我们以安全管理为中心,重点做好工地的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不再一味地强调施工进度。”该工程项目部经理汪萍告诉记者,近日,他们为每名工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若血压过高,则强制休息,确保工人施工安全。并将进场作业人员的年龄控制在男55岁、女50岁以下,严防体质较差的工人发生中暑现象。
同时,对每名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并与周边医院加强联系,开设救治“绿色通道”,如若发现有职工中暑,及时送医院治疗。争取最快时间应对意外,确保工人安全度过夏季。
文图/本报记者廖岚钧
通讯员钟康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6日,马鞍山市政协组织委员冒着高温酷暑,对部分中医机构和中药企业进行专题视察,为该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委员们针对该市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发...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