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婷婷翟亚萍丰敏
夏日的博望,烈日炎炎,大多数生物都因经受着“烤”验而略显低迷,但在314省道等道路两旁、农家小院门前,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们却一如既往地怒放着,橘黄似火、骄红如霞,成为一道美丽风景。格桑花,幸福花,带着散下这些种子的博望城管队员们为文明博望增添色彩的期盼,也种下了博望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城市的文明程度铸就城市的高度,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时值马鞍山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阶段,博望区也迅速掀起了文明创建的热潮。博望区城管局作为维护博望市容市貌的主力军,更是以“四整治四提升”行动、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载体,坚持对标达标、标本兼治,各城管中队也结合自身实际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力求使博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此次大考。
核心提示
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博望城管全域环境整治持续发力
7月27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暨全域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会上,全域环境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绿色宜居美丽家园等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而在博望区,这些就如现如今当空的烈日,正普照到每个乡村的每个角落。自全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博望城管局把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作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打响垃圾治理歼灭战、污水治理攻坚战、厕所改造推进战,农村人居环境获得进一步提升。
7月28日的清晨5点,新市镇新禄村西夏村随着太阳升起而醒来,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农家小院里,人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村旁的一间绿色小屋也开始了工作。绿色的墙,黄色的边,还有随风转动的风车,就在你以为这是个只可观赏的小景点时,它旁边竖着的牌子却告诉你它有着大作用。原来,这是一个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它采用了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村里中心区域50多户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继续用来灌溉农田。和这个绿色小房子一起,村里还多了数个冲水式公厕,“以前村里露天茅厕、生活污水到处有,导致垃圾多、蚊虫多,现在厕所入户、垃圾日清、污水处理,村子漂亮多了,我们也过得舒服。”村民夏本根也在自家门前种花栽树,增添一丝绿色。
和西夏村一样,博望区王富、竹庄、彭塘、陶壁等多个中心村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也相继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为了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我们对博望18个中心村进行实地调研和技术测量,并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邀请专家组展开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博望区城管局局长豆生表示。配套的污水管网入户也随之展开,农户厨房、卫生间的生活污水都将接入污水管网中一并集中处理。
农村污水处理进展顺利,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垃圾清理一样没停。连日来,博望区城管局对农村旱厕进行全面摸排,加强教育和沟通,鼓励村民自行拆除猪栏厕所柴火棚,并加快冲水式公厕建设等;对陈年垃圾、生活垃圾、污泥杂物、乱堆乱放展开集中清理行动,新建垃圾池、购置垃圾桶等,加快建成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截至目前,博望区城管局共清理各类垃圾4610吨,清理水面520多亩,改造农村旱厕35个,整治乱堆乱放1400余处。
“都说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才是关键。”豆生说。据悉,博望区城管局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保洁公司,聘请专职保洁员,加大农村卫生保洁、绿化维护等力度,并在农村范围内建立“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垃圾运转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这一方是长长的老街、窄窄的石路,另一方是各异的店铺、穿梭的车辆,在丹阳,古色与新姿总是那么相得益彰。而今文明风起巷陌间,领导挂帅上阵攻坚,志愿者身影频现,丹阳城管中队更是全员上路,从平面到立体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顽疾”逐个进行“号脉”,对症下药开出“药方”,实现精细化管理、常态化服务,这座千年名镇正焕发新颜。
找病灶,精准排查到点面。对于丹阳城管中队队长王荣龙来说,每天早、中、晚3次,在丹阳镇上转上一圈已成了常规动作,用脚步丈量镇容镇貌更是他带领下的丹阳中队的优良传统。他们兵分多路,对街路特别是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乱贴乱画清除、违章搭建清理、抛洒滴漏治理、非机动车停放秩序、门前三包执行等问题进行逐块、逐面、逐线、逐点排查,对照文明创建标准查找自身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在册,保证做到问题检查不遗细小、工作推进不留盲区。
下猛药,专治城管老大难。找出问题,还需各个击破。对此,丹阳中队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夜间烧烤等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强各时段执法力量,重点做好早晚市场及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定人定时定岗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对主要违法行为强化管控,构建全天候、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各类问题的发生。其中,薛津农贸市场因店铺众多、经营年代久、门头陈旧不堪、高低不一、私搭乱建雨棚等现象严重,影响镇容镇貌,对此丹阳中队和店铺沟通,对30多家店铺门头进行集中拆除和统一配装,预计将在8月底完工。
施妙药,标本兼治固根本。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等城市管理“顽疾”,一味地整治、处罚只会是一时见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存在着“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现象。疏堵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丹阳中队通过向沿街门头商铺发放一封信、入户走访、代表座谈等途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求沿街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自觉遵守经营秩序,维护辖区环境卫生。针对夏季瓜果摊点、夜市排档占道经营等问题,按照“统一设置、规范管理、疏堵结合、方便群众”原则,划定了瓜果临时摆放摊点,并在集镇广场附近规划了夜市排档固定摊点,每个摊点进行下水、垃圾收集、无烟处理等标准化建设,既让出了道路,小贩和市民也多了市场;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丹阳中队在划定指定区域、自身上阵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发动志愿者等,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规整摆放、积极劝导,教育车主增强自觉意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促进镇容镇貌优化升级。
高温连续侵袭,马鞍山全城经受着“烤”验。7月26日上午10点,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气温超过了37℃,地表温度更是高达50℃左右,室外翻滚的热浪扑面而来令人眩晕,就在众人待在“救命”的空调房里时,新市城管中队的队员们却顶着高温战斗在一线,全力保民生、服务不打折。
在镇西路两家农户庭院的中间,新市城管中队队长杜继保正忙着和工人们“搬砖”。原来,居民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将剩余的砖瓦就随意的堆放在了路边,加上后来部分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这里显然成了一个陈旧垃圾堆。“我们把生活垃圾清理过后,再将完好的砖块搬到固定区域里整齐码放,原来的区域则进行绿化处理,这样既清理了垃圾、美化了路旁环境,还能进行资源再利用。”杜继保一边说着,手上也没停着。
虽然每次搬得砖块块数并不多,但烈日下,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杜继保的额头已经挂满汗珠,厚厚的制服也早已湿透。就算距离办公室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他也没有时间回去休息一会。“文明创建检查眼看就要来临,城市管理压力大、事情多,虽然天热,但还是要坚持。”杜继保“要坚持”的背后,更是他从5点半到晚上10点半的不归家。
镇东大道上,城管队员汗流浃背地对出店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进行着市容环境秩序整治,环卫工人也忙着清扫着掉落的树叶和风吹起的零星垃圾,开超市的大爷朱龙木看到这些,热情地招呼着他们喝口水、休息会,说:“大美新市的背后正是因为有他们坚守岗位,令人敬佩,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还有来回穿梭在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着“严禁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的行政执法车辆;在农贸市场、学校门口等地热情参与文明创建的志愿者们……采撷下的几组镜头,是城管人战高温、斗酷暑,饱经“烤”验的缩影。“保整洁、保容貌、保秩序,确保新市文明创建工作争优创先,成就大美新市。”杜继保表示。今年以来,新市中队严格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加大镇容环境的综合整治,集中力量针对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垃圾清理等问题,逐项排查、逐一解决,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目前“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镇容镇貌也得到显著提升。
“邰坊路上一家店铺正在进行施工,未进行围挡。”7月18日晚,博望城管中队的微信工作群里,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立即安排人员与店主进行沟通,带上围挡前去处理。”很快,这样的一条回复和安排由中队队长发出。等到7月19日一大早,这家店铺门前堆放的建筑垃圾外,一个写有“正在施工,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积极行动从我做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字样的围挡就出现了。
一个晚上,一个问题就得以解决,这都要得益于微信平台的建立。之前,由于沟通转办不畅,市容问题的查找、投诉问题的交办、办理情况的反馈往往有滞后现象。“通过微信群,不仅可以及时督办各类问题,各条道路包保的队员还可以相互通报信息、反映共性问题。”博望城管中队副队长谭正清表示,而对成绩的点赞、对不足的批评,更促进了队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管队员们的意识提高了不行,还需要居民的意识增强,这样才能让文明创建乃至日常城管工作开展得更顺利。”谭正清说。为提高广大辖区居民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管理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博望城管中队向居民派发市容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等,积极倾听民声、响应民意,并根据居民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民声有回响。
该中队还严格对照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积极督导施工工地更换公益广告围挡,入户通知各大型电子屏业主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坚决打好文明城宣传攻坚战,确保公益广告数量和质量的“双提高”。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广播、开展现场咨询等方式,多次在广场、农贸市场等重要场所开展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而在工作过程中,该中队更是从“小”入手、以“实”求进,坚持每天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定岗位、定任务、定时序、定标准、定责任的要求,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保证辖区每个路段,每个路口,每个主要集贸市场,都有人员巡查管理,对出现问题的包保区域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充分运用合力,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全力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难点问题,还集镇居民一个道路畅通、市容整洁、卫生干净的工作生活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地的不断增多,博望区每年需要处理的建筑垃圾数量直线攀升。面对数目庞大的建筑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博望区建筑垃圾处置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成为了该区规范建筑垃圾处置的第一步。
据悉,建成后的建筑垃圾处置场面积约75亩,可容纳全区甚至部分周边建筑垃圾渣土,已与今年1月份投入使用。据博望区城管局机动中队负责人表示,该处置场建成之前,中队就已向所有的在建项目、企业、商铺等发放了一封信,宣传引导他们集中堆放、清理、处置建筑垃圾,并为渣土车辆办理了准运证,对车牌号等车辆信息、驾驶员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处置场则安排专人管理,对每一车进入处置场的建筑垃圾的来源、成分、行车路线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每一个在此安家的建筑垃圾都能追溯来源。
“目前,处置场里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后期还将循环利用方式的探索。”该负责人表示,为了延长处置场的使用寿命,城管部门计划在建筑渣土的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根据渣土成分摸索综合利用路径,通过制砖做建筑用料、覆盖种植绿化等,使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而在渣土运输过程中,该机动中队更是毫不松懈。针对道路抛洒滴漏等问题,该中队制定详细计划,迅速行动,集中开展渣土车辆整治行动,要求各施工工地必须围挡封闭施工,工地进出口必须硬化并配备淤泥沉淀池及冲洗设备。对门面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进行清理,对即将需要进行装修的门面房先行下发告知函,告知业主需办理相关手续。不仅严格落实夜间值班制度,进行分片巡查、分区划责,加强对各类运输车辆的巡查执法力度,严管重罚,确保做到运输车辆全覆盖。还实时掌握辖区内各建设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动态,对车辆运输进行实时路面监控,确保文明运输,杜绝渣土运输抛洒污染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柴胜松通讯员俞静婷报道7月26日,记者从马鞍山市人社局外国专家局了解到,全省2017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计划近日公布,马鞍山9个引智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华菱汽车“10.5升高效重型...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