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9点多钟,记者在亿景·海棠湾建筑工地上看到,休息区的凉水亭里已坐着下班的工人在喝茶聊天。当钟表的时针刚指向10点,项目负责人孔德志就掏出对讲机喊话,催促还在施工的工人赶快下班,以避开高温时段防止中暑。据悉,面对连日来的高温“烤”验,为了做到防暑施工两不误,马鞍山各大建筑工地每天起早贪黑抓紧施工,以确保各项工程进度。
正在凉水亭里休息的水电工朱国长告诉记者,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他和工友们都按照公司要求调整了工作时间,现在上午的上班时间已提前至清晨4点,下午的上班时间已推迟至傍晚5点,避开了高温时段作业。同时,公司还在工地上搭建了职工休息区,除备有凉开水、矿泉水和绿豆汤等消暑饮品外,还备有十滴水、人丹和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工人们热了渴了可随时进来休息一会儿。此外,公司还在职工宿舍和食堂里安装了空调。
当天上午,记者还探访了绿地世纪城7-2地块等施工现场,发现各建筑工地都把防暑降温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暑降温举措,做到防暑降温与安全生产两不误。
据了解,为确保高温天气的建筑生产安全,市建管部门不仅发布了高温施工“禁令”,明确要求气温超过35℃时应避免劳动者午后高温时期露天作业,劳动者工作场所气温超过37℃的应停止工作,严防高温天气引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而且还成立了联合检查督导组,随机深入全市各大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企业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着力改善施工现场作业区和生活区的通风和降温条件,确保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本报记者谈恒成通讯员余萍
新闻推荐
理财投资渠道增多,市民购买国债趋理性马鞍山新一期国债销售走低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戈项萍报道7月10日至7月19日,今年第五、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近日,记者走访马鞍山多家银行了解到,本期国债尽管再度上调利率,却未再现热销场景。该市银行...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