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本周马鞍山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最高气温上升至35-36℃。这么热的天气,你能领到高温津贴吗?
7月11日,记者从马鞍山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马鞍山高温津贴仍执行2011年安徽省出台的政策,按照每人每日不低于10元的标准执行。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表示,应发放高温津贴但用人单位没有发放的,劳动者可以向用工管辖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整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今年高温津贴标准每人每日不低于10元
2011年7月4日,《关于安徽省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正式执行。按照这一标准,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日不低于10元。
“今年,马鞍山执行的仍是这一标准。”马鞍山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尹承华介绍说,根据规定,如果企业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企业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而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因增加高温季节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季节津贴。高温季节津贴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不少企业试图发放绿豆、饮料等替代高温津贴。对此,尹承华表示,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但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领不到高温津贴该如何维权?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接到过这方面的投诉,但有不少市民来咨询高温津贴的有关政策。”尹承华告诉记者,从往年执法检查的情况来看,总体上马鞍山的高温保障措施做得还是不错的。
“往年我们检查的时候发现,大的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都按规定给予工人高温津贴。一些保洁公司也为环卫工人发放了高温津贴。”尹承华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人社部门正在对全市范围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高温津贴执行情况检查也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尹承华表示,应发放高温津贴但用人单位没有发放的,劳动者可以向用工管辖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将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领不到高温津贴,该如何维权?劳动者可向市县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电话:05552366925,也可以拨打12345市长公开电话投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高温津贴发放产生劳动争议的,可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解决。
高温下工作要注意防暑降温
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高温下工作要注意防暑降温。对于在室内工作的员工,用人单位要提供凉茶,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在室外作业应避开高温时段,减少露天作业时间。
夏天气温高劳动者容易疲劳,用人单位要合理组织劳动,尽量减少加班加点和夜班,缩短工作时间。另外,要根据天气预报调整工作时间。如果气温太高,可以通过调休的方式避免员工受到太阳的炙烤。
劳动者在工作中也要注意自我防护,增加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力抵抗疲劳。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工人,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加班加点的情况比较多,工人在阳光暴晒下作业更应该注意防暑降温,遇到身体不适不能硬撑。
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连续加班加点,或在户外长时间高温高强度的劳动,员工可以拒绝或提出合理建议。
本报记者柴胜松通讯员葛慧荣
新闻推荐
十一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十余名孤残儿童“爱心妈妈”何慈珍让孤儿尽享慈母情
“爱心妈妈”何慈珍和市福利院的孩子们在一起,亲如一家人。十一年来,她以慈母般的情感,温暖了孤残儿童的心灵;以甘露般的温馨,滋润了一株株枯萎的“禾苗”;她以无私的爱心,被孤残儿童称为“我们的好妈妈...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