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力伟,从马鞍山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经环境保护部审核的排污许可证,成为全市首家获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
这张证书的颁发,意味着在我国酝酿了30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在马鞍山“落地开花”。今后,所有排污单位必须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不得无证排污,这也标志着固定污染源环境保护“一证式”管理时代的到来。
“一证式”管理为企业戴上环保“紧箍咒”
排污许可证,是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
企业拿到手的排污许可证,并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而是分为正本和副本两部分。夏力伟告诉记者,和排污许可证正本一起发到企业手上的,还有一本厚达数十页的副本,详细记录了企业的排污基本信息、产品产能和原辅材料信息、产排污环节和污染治理设施情况、污染物排放许可内容、自行监测要求、环境管理台账等,“相当于一本简易环评报告。”
企业领取排污许可证后,必须依法严格履行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自证守法。马鞍山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毕善敏说,其污染物排放必须严格按副本要求执行,同时通过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定期报告、信息公开等手段,自我承诺,自证守法。
记者注意到,排污许可证正本上不仅印有全国统一的证书编号等信息,并新增了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登录国家排污许可信息公开系统,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污染物类别及排放信息等都会一目了然。”毕善敏介绍道,信息公开能够吸引公众参与监督,也能够实现排污许可工作的阳光操作。
“排污许可制实施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从过去只是排污浓度受到限制,到现在排污总量也受到约束。”夏力伟表示,作为火电企业,目前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等三项,实施排污许可制后,不仅所有的排放数据都会进行实时监测,还将对污染物排放实施小时均值控制,确保每天甚至每小时的污染物排放都达到标准,相当于给企业戴上了环保“紧箍咒”。“我们已完成了对2台660兆瓦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下一步,公司将做好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运维、污染物排放的自行监测和台账记录等工作,以适应排污许可证要求。”
“通过实施排污许可制,可倒逼企业实行转型升级。”毕善敏说,许可证载明的许可排放量就是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天花板”。排污许可证三年有效期满后,将会根据技术规范重新核定企业的许可排放量。“随着环保标准不断变严,这道环保‘紧箍咒\’将会越收越紧。”
年底前完成13个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对此,马鞍山市环保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排污许可工作,明确各相关科室职责分工。采取专门培训、服务指导等方式,解决排污许可证申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利用排污许可证办理过程,推动企业规范环境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毕善敏告诉记者,目前,全市9家火电、造纸行业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网上发证工作已经结束,包括马鞍山市山鹰纸业集团、马钢股份公司热电总厂等。“继皖能马鞍山发电有限公司之后,全市其他8家火电、造纸行业企业的排污许可证也将陆续发放。”
毕善敏说,根据环保部统一安排,2017年底前,马鞍山市将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水泥、钢铁、化工等13个重点行业近500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
本月将开展“持证排污”专项行动
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标志着固定污染源环境保护“一证式”管理时代正式到来。“排污许可证把对企业治理工艺流程、许可排放量等所有的环保要求都集中到一张证上。这样一来就明确了企业的守法要求,同时也是环保部门的执法依据。”毕善敏说道。
“本月(7月)起,我们将开展‘持证排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的违法行为。”毕善敏透露,在专项行动期间,马鞍山市环保部门将重点聚焦排污单位的许可证执行情况,核实排污单位排放数据和相关报告、台账的真实性,监管执法信息将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记录。
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将会受到哪些处罚?毕善敏说,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将依法采取按日连续处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等措施,严厉处罚无证和不按证排污行为,对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报记者刘挺通讯员韩宁会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公交集团开展“斑马线未礼让、违规停靠站台”专项整治距离斑马线20米驾驶员要刹车减速
本报消息记者柴胜松通讯员王鹏报道距斑马线30米时,驾驶员应做好减速准备;距斑马线20米时带刹车,车辆减速;斑马线上有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时必须停车让行……从即日起至9月10日,马鞍山市公交集团将开展...
马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鞍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