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晨辰尹贵龙
为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水平,今年,马鞍山市由市城管局牵头,对中心城区10条道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提升,通过精心设计、精细组织、精准施策,打造市民满意的精品道路,目前各项整治活动正在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同时,以此为契机为全市所有道路整治提升打造标本、树立典范,在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秩序、公益宣传和文明风尚等方面学长处、找不足,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将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外立面出新和门头招牌改造“快马加鞭”
6月28日上午九点,位于佳山路的梨苑路-雨山路东侧标段,设置了脚手架、拉起了安全网,10余名工人正在凉爽的天气里辛勤工作,进行外立面出新施工。该项目负责经理陈在双介绍,工期将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中旬,工人们流水精细作业,工程完成已经过半。在标段店铺,二楼墙面正在重新装饰,部分区域原有的斑驳发黄的瓷砖墙面已被覆盖,根据效果图,等铝板幕墙和真石漆(一种新型涂料)装饰完毕,外立面将会焕然一新。
除了外立面出新,该地区的门头招牌改造也在同步实施,据介绍,施工队将按照全市设计方案,进行色系和版型的统一规划施工布置,改造后更加和谐、统一、美观,对于店家的空调外机,将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并装置崭新的铝合金框。
整洁、美观、大方的商家店铺正是街头巷尾的文明细节。据了解,按照“四整治四提升”行动部署,外立面出新和门头招牌改造应该算是工程量较大、任务较重的一项整治内容,大约持续到7月中旬。
“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精细组织、精准施策,努力打造市民满意的精品道路、标杆工程。”市城管局副局长杨桂平介绍,就拿外立面出新来说,设计招标标准精细、规格较高,从前是沿街一面粉刷,重在补漏;今年范围更广,沿街店面、楼道四面出新、全面覆盖,并采用了高档的真石漆用于外墙涂料,保质期可达5年。
下一阶段,市城管部门将把握时间节点,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又好又快地推进道路整治提升工作。同时,马鞍山市将谋划出台后续管理规定,加强城市空间管理,加强“数字城管”提档升级,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力量,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处理机制,将道路成果维护好、治理好、发展好。归根到底,文明测评迎检是当前最紧急的任务,但是最终目的还是广大市民的满意度。
现在,部分已经完工的路段,该项整治的成效已经显现。在江东大道和湖北路等已经完工的路段,从前沿街建筑上的裂纹、碎片、涂画一扫而空,淡雅的灰白底色掩映在绿荫中,鳞次栉比的店铺、楼房看上去十分和谐。
户外广告走好“规范路”
近年来,楼顶大型户外广告设置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越来越多,遇上雷电大风天气,危险系数还要升级。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加快了对户外广告的整治步伐,经摸排,目前主城区范围内规定不宜设置、设置许可到期和未经许可擅自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楼顶大型户外广告还有121处。为此,市城管局挂图作战、对单销号,坚决打赢这场拆除户外广告、美化市容市貌的“战争”。
6月15日上午11点半,在解放路人民会堂附近,市城管局、花山区城管局20多名队员整装上阵,指挥调度专业拆除公司,启动大型机械升至建筑物顶端,对户外广告进行切割、调卸……市城管局机动大队负责人劳宏斌说,自整治启动以来,城管部门已经连续3个日夜进入“连轴转”状态,“晚上工作到一两点是常态,最晚作业到早上五点。”
据了解,一块大型户外广告拆除需4-5个小时,可以说费时费事;拆除场所均处商铺林立、人流密集的重点路段;城管部门为减少安全隐患门尽量选择夜晚作业,人员、时间都有限。
为了尽快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市城管局还推出一个“新招”:鼓励企业自拆。除了未经许可擅自设置的楼顶大型广告外,其他广告产权单位在3月底前签订自拆协议,并于4月底前自拆的予以奖励,奖励标准为15元-20元每平方米,按照一块400平方米的大型户外广告牌来算,可拿到补贴奖励6000元。共有18家企业与市城管部门签订自拆协议,9家企业签订委托市城管部门拆除。
自拆和城管部门整治拆除同步进行,大大提升了整治进度。树立在市城管局办公大厅的全市楼顶大型拆除户外广告进度表上,进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拆除70块,金色新天地、花山美居、汇金广场、中央大厦等几百处楼宇广告全部拆除。
“亭上空亭外无亭内齐亭体净”
在马鞍山主城区,棚亭占道经营、违章搭建、乱披乱挂等现象一直都是影响市容环境的顽疾,许多市民对此深恶痛绝。今年以来,市城管部门结合全市文明创建“四整治四提升”行动,以全市主城区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提升为契机,认真摸底排查,对需要整改的296座棚亭逐一建立档案,做到“一亭一棚一档”。
初期整改的方案中,以“亭上空、亭外无、亭内齐、亭体净”为总体目标,多管齐下进行规范管理,在具体实施时,又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道路创建标准予以深化:一是未取得审批定位手续擅自设置的坚决取缔,闲置的予以消理;二是擅自移位、迁址的一律恢复原状、原位;三是亭体陈旧的进行出新,破旧的更新置换,四是规范亭体广告设置:五是侵占行道和影响交通视线的一律退让,六是出亭摆放、占道经营的一律清理;七是擅自改变经营用途的督促整改,在期限内未完成的从重处罚直至取缔;八是亭体周边私搭乱建、乱披乱挂的予以清理、消除。
整改中,各辖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取得了不少好经验,好效果。如花山区城管局实施“三步走”整治辖区违章棚亭,一是按照先主干道、后次干道、再向背街小巷延伸的整治步骤,明确治理内容;二是提高日常巡查频次,迅速联系棚亭产权单位;三是开展集中治理行动,组织棚亭产权公司负责人,聘请专业施工队伍操作施工,最大限度保障业主合法权益。慈湖高新区行政执法局以“精细整治”为标准,按照责任网格管理制,分派执法队员按照全市棚亭整治标准和报亭点位图,坚持“四无”标准,即无占道经营、无乱披乱挂、无违章搭建、无移位并要求责任中队加强机动巡逻管理,提高巡查频次,确保整治不回潮、问题不反复。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共整改243座违规棚亭,整改过程同样归档,有图片资料,有前后对比,确保真干事、见实效。整改同时,市城管部门加大督查力度,督促辖区城管部门全力推进棚亭整改、移位和出新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办法。
维护公共设施清洁公共环境共建文明风尚
道路文明创建涉及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是文明城市测评的一扇重要窗口,由此可以真实窥见城市的美丽面貌,或者丑陋疤痕。市城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直面问题、不惧“揭疤”,想尽一切办法扬长补短、破解难题,为提升道路文明软硬件实力作出了巨大努力。
努力维护空间秩序。开展违法建筑拆除,如破墙开店、占用空间等,累计拆除69户,1554平米。有序进行线缆整治。目前大多数道路沿街主线缆捆扎规范,沿街墙面线缆部分敷设改观,下一步将对道路两侧架空线缆统一规整,进行废弃断头的清理清除、垂挂混乱的梳理捆扎。
全力维护环境卫生。彻底清理城市道路两侧积存垃圾、杂物废弃物、土石堆等,对井盖、路牙、护栏、杆件等实施精细保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主次干道,街巷支路,小区周边清洁清扫力度,增设垃圾桶、果壳箱等环卫基础设施;推动生活垃圾分类,7月份首批580个新式垃圾桶全部更换到位。
大力整治市容秩序。市城管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各类占道经营行为,整治农贸市场“涨市”现象,规范餐厨垃圾、泔水处置行为,取缔炭火油烟烧烤,专项打击运输车辆抛洒滴漏污染路面行为;整治张贴涂鸦“牛皮癣”、乱发小广告行为等,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非机动车管理。针对电瓶车、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管理不足等问题,自6月28日起,市城管部门在主城区部分城市道路人行道,统一设置绿底白框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引导市民规范停放。7月上旬,首批188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将亮相。同时,市城管部门正在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文明出行氛围;充分发挥“门前三包”协管员、城管队员、保洁人员、数字城管采集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全域全时段包保兜底责任制,近期对违规停放车辆及时搬放入位,把“僵尸车”及时清拖至停车场,动员全社会共同实施长效管理。
新闻推荐
和平楼小学302班朱厚松小记者22032指导老师孙旺琴每当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妈妈就会带着银行卡到银行的ATM机去取钱。简单的几个按钮,几秒钟的等待之后,一沓钞票就被ATM机“吐”了出来。所以,ATM机在...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